2021-2022年第二学期初中物理工作室计划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李晓兰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初中物理教研工作以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研究为重点,继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引导教师开展课堂转型研究,探索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途径、方法、策略。
教学研究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全面有效地展开研究。把工作室成员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
通过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联片教研、多种研修方式,建立对话、交流和研究的新机制,扩大教师研修的参与面和受益面。教研活动要着力研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积极探索初中物理教学规律,引导并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提高我区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品位。
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改进中进一步加强价值引领、基于课程教学理解与迁移、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引导基于问题的思辨、讨论与探究,多去了解物理前沿技术,多参与物理学术交流,提升自身的物理素养。对科学前沿的关注跟踪,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形成宽广而深厚的知识视野,从容应对技术危机,另一方面教师对前沿知识的敏感性往往可以帮助其将创新实验内化到教学中。
要求教师在认真学习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教材和的基础上,深化对科学探究本质要义的理解,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活化科学探究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形式。教学中引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主动之意”,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放置到学生实验中去,让学生通过实验增加体会和感悟,真正地做到从物理实验的“工具性理解”走向“创新性理解”。
二、工作重点
1.在认真贯彻落实《常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理念先导、项目跟进、评价追踪、绩效提升的课堂教学改革新局面。
2.尝试“同题异构”多元化教学设计以及个性化教学实施,引导教师分享教学实践智慧,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倡导教学多元风格。
3.积极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充分发挥中学物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服务、引领、研究、示范功能,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在课题研究、创新教学设计、学术论文撰写等方面展开创新研究,提高学习的效果。
4.逐步建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重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体系。
5.不断推进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加强生成性教学的实践研究,探讨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施策略。
6.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特点,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真学习以“数字化学习”、微课程、精品课资源库及微研究方面的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以及相关教学理论。并要求教师按照各自的需求和兴趣,积累资料,构建自己的教育资源库。同时要求教师提高实验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不断提升教学效益。
8.继续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研究,力争为全区初中物理教学的更好发展寻找新的教学策略。
三、主要活动
二月:
1.1.召开工作室成员会议,落实安排。
2.理论学习《中学物理》。
三月:
1.开展区域内的调研工作。
2.组织第一期线上教研活动,研讨初三物理复习教学策略和方法。
3.理论学习《中学物理》。
四月:
1.组织开展江苏省新教学物理区域联动活动。
2.开展天宁区物理一模分析反馈活动,协助组织开展初三物理复习教学研讨活动。
3.理论学习《中学物理》。
4.做好常州市天宁区物理中考命题人员人才库登记工作。
五月:
1.做好初三教学调研测试和试卷分析工作。
2.组织开展常州市中学实验操作考核工作,做好初中理科实验考核督查反馈工作。
3.理论学习《中学物理》。
六月:
1.协助做好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的有关工作。
2.组织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2022年常州市常老师百问百答活动。
说明:由于疫情影响,上述计划的内容和时间可能有适当调整。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