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初中语文教学中片断模写的行动研究》>>课堂研讨>>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中片断模写的行动研究》课题组第一次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4-09-18
点击:
来源:
作者:语文课题组
《初中语文教学中片断模写的行动研究》课题组第一次活动记录
时间:2014/09/18
地点:学校教师成长中心
主持人:卜 萍
记录人:吴伟星
活动过程:
一、卜 萍老师发言
吕月华老师明天上课题研讨课《安恩和奶牛》。具体时间为明天上午第二节课。听完后,确定一位主评人。
主评人确定谁?
(各位老师讨论,确定先由吴老师主评。)
下面,请吕月华老师说一说她的上课思路。
二、吕月华讲上课思路
学习目标确定为: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
复述故事,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有三个主问题。
第一个主问题:如果你是牛贩子,你目睹了整个过程,你能否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要求学生能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丁芸波老师:估计这一环节要十分钟。
周秋萍老师:这一环节,应让学生有自由朗读的时间。
吕月华老师:
第二个主问题:如果你是奶牛,你能否介绍一下自己的优点。
提供句式:我是一头 ,你看 。
预设:能说出奶牛的特点,如高贵,健壮,结实,孤独,幸福,等等。能从文本中找到依据。
第三个主问题:如果你是奶牛,请你说说,你的主人安恩是一个怎样的人?
卜 萍老师:这一问题设计很新颖。
三、讨论第三个主问题好在何处
吴伟星老师:吕老师第三个主问题,本来设计的是“假如你是街道巡视员,你眼中的安恩是一个怎样的人?”,现在改为“如果你是奶牛,你眼中的主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改有什么好处?
吴赛花老师:这一改,说起主人公安恩的特点时,更直接。
丁芸波老师:更容易顺理成章地揭示课文的主题,即“人文关怀”。
许小云老师:奶牛对安恩的了解更直接,更清楚,更全面。
吴伟星老师:更生动。因为拟人化了,更富有文学性。
周秋萍老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下周工作
卜 萍老师:
下面一个问题,确认同题异构,陈丹老师、陆群老师上课时间。
(讨论)
初定在下个星期。
五、细化课题研究
卜 萍老师:本课题研究分成四组。
李飞云老师、吴赛花老师、陆 群老师负责“读写结合点的研究”、“阅读材料的选择”板块
丁芸波老师、张 洁老师、陈 丹老师,负责基本达成模写目标板块;
吴伟星老师、吕月华老师、周秋萍老师,负责“升格创作”板块
许小云老师,卜萍老师,沈亚媛老师,负责“改进、优化习作评价”板块。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