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初中语文教学中片断模写的行动研究》>>课堂研讨>>文章内容
呼兰河传(节选)教案
发布时间:2014-11-19
点击:
来源:
作者:吕月华
呼兰河传(节选)教案
郑陆初中 吕月华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描绘的生机勃勃的花园美景及“我”在其中的自由快乐的生活。
2、品味作品对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文章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和“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2、了解萧红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黑板上写下: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让学生齐读,并问这句话写了什么?回答:童年的游戏。)
白居易就是用这句诗来追寻自己已经逝去的美好童年。是啊,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是美好的。正如作家萧红说的: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童年,走进《呼兰河传(节选)》。
2、本文是小说《呼兰河传》的节选部分,但也可独立成篇,遗憾的是编者并没有给它取题目,如果让我们来给课文取个题目,你会怎么取?(课前布置的预习)
预设:祖父和我;祖父、后花园和我;自由的童年。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了三个关键:一座后花园,两位人物(我和祖父),一段快乐的童年。
二、走进后花园,感受自由快乐童年
先让我们走进后花园,感受自由快乐的童年。快速浏览课文,请大家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后花园?因为这里有什么?
句式:这是一个 的后花园,因为这里 。
预设:
景:生机勃勃,自由快乐,五彩缤纷。(第2,3,4,28小节)
指导阅读:读出童真童趣,活泼可爱,生机活力。
事:“我”和祖父一起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浇菜等。(第7,9,25等小节)
指导阅读:师生合读,教师读祖父,学生读“我”,以第7节为例。
(追问:1、看上去“我”是在栽花、拔草、种小白菜,实则呢?
预设:瞎闹、玩耍、捣乱。
2、从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人?
3、面对调皮到甚至任性的我,祖父始终只有一个表情,是什么?
预设:笑。找出有关“笑”的句子。
4、从中看出祖父是怎样的人?)
人:祖父:慈祥、勤劳、宽容、豁达、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的老人。(抓神态“笑”分析)
“我”: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充满童趣,调皮,率性而为,天真自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后花园,因为这里的植物可以随意生长;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后花园,因为这里的蝴蝶有大红色的,蜻蜓是金色的,蚂蚱是绿色的;这是一个充满爱意的后花园,因为这里的祖父能无限包容我的肆无忌惮。在这后花园中,所有的生物都能自由快乐,率性而为。最使我们有这种感触的就是第28小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小节。
问题:参考书后第四题,有人认为,这段应当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后园的诗意;有人认为,应当语气急促,一口气读下去,读出小女孩的天真;还有人认为,这里不是读出来的,而是“喊”出来的,因为这是一个小女孩的自由天地。你认为呢?请大家四人一小组,把这几种方法都试着读一读,看看你更偏向于哪一种?
(阅读建议:1、因为本段较长,你可以随意选择几句进行试读,注意一些重要字词。2、四人都读完,推荐一位同学为代表全班朗读。如果四人都读完就回座位。)
师过渡: 在这后花园中,与我为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都是有生命的。上个周末,我让同学们也走出校园,去感受这春天的美好和活力,并拍下了照片。(展示学生的作品)
仿写:请同学们发挥想象,选择照片中的一些景象作为对象,仿写几句附加在第28小节之后,或插在第28小节中间,与上文链接。你想写多长就写多长,愿意仿哪几句就仿哪几句。
预设:青草绿了,就像青草梦醒了似的。豆苗长高了,就像豆苗伸长了脖子似的。青菜愿意长多大就长多大,若不愿意,就匍匐在地上,没事偷着乐。蜜蜂随意地唱,若不唱了,就在花瓣上歇息,就在空中打转,爱转几圈就转几圈。
教师小结:同学们精彩的补充使这段自由快乐的时光得到了延续。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里,却始终只有年迈的祖父和年幼的“我”。为什么呢?萧红的童年真有这么幸福呢?
展示PPT:等我生下来了,第一给了祖父的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萧红《呼兰河传》
师追问:通过这段文字,我们能够感觉到,在刚刚那个天真烂漫,充满童趣的小女孩心中,是否还缺少了什么?这样的童年又是怎样的?
预设:父母的爱。孤独寂寞的童年。
三、走出后花园,体味萧红别样人生
1、不论是自由快乐的童年,还是孤独寂寞的童年,就这样过去了,走出了后花园,萧红走进了外面的世界,走进了另一种人生。那成年萧红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
出示材料:萧红的一生是一直被冷落被忽略的一生,是一直寻找“爱”和“温暖”的一生。
20岁的时候为了反抗父亲指定的婚姻,萧红离家出走,从此开始了漂泊流浪,极不安宁的生活。国难之际亡命香港,与萧军结合后又分开,感情受挫;后患严重肺病,被医生误诊为喉瘤,开刀病情恶化,最后于1942年1月22日孤独一人客死在孤岛香港,年仅31岁,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就在去世前一年完成。
2、一吐为快
写下了彩色童年的萧红,她的世界是黑白的;写下了温暖童年的萧红,她的人生是冰冷的。相信大家通过对萧红和《呼兰河传》的了解,每个同学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说,请参照句型说一到两句话。
句型:萧红,从你的生平和你的《呼兰河传》中,我知道了 。
预设:萧红,从你的生平和你的《呼兰河传》中,我知道了你自由快乐的童年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寂寞与孤独。
萧红,从你的生平和你的《呼兰河传》中,我知道了对病重的你,祖父、后花园和童年生活成了你精神上的最后寄托。
萧红,从你的生平和你的《呼兰河传》中,我知道了虽然现实是残酷的,虽然你遭遇了很多不幸,但你依然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师小结:是啊,反观我们中间,有人因父母不肯买名牌而觉得生无可恋,有人因学习太苦太累而选择逃课赖学。而萧红却能把丝丝温暖汇聚起来对抗命运的悲惨和黑暗。正如她曾经说过:“世间给我以仇恨,但只要有一丝温暖,我的眼睛将永远澄澈。”
3、再拟题
所以,祖父、后花园、呼兰河小城、童年……对于漂泊困顿中的萧红有着更深的意义。请同学们带着新的感悟重新为文章拟一个题目。
四、总结
一座小城,因为一位老人而温暖,一段人生,因为一片爱意而七彩。祖父,后花园,呼兰河小城,萧红虽然回不到童年,甚至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但这个后花园将永远存在,这就是她的精神家园;祖父也将永远活在她的内心深处,这就是她的精神依托。萧红,虽然过着黑白冰冷的人生,却用温暖的笔触告诉我们:人间可以有不幸,但爱永不缺少。
补学生的作品:花愿意开就灿若夏花,愿意闭合就待字闺中。若羞涩,那就含苞待放吧!相比之下绿叶就更热情了,早早就迸发出来迎接春天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