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初中语文教学中片断模写的行动研究》>>理论学习>>文章内容
理论学习摘录及心得(三)(丁芸波)
发布时间:2014-03-20
点击:
来源:
作者:丁芸波
理论学习摘录及心得(三)
学习内容的主题
|
作文片段摹写的方法探讨
|
来源
|
知网
|
||||
作者(或讲座人)
|
王建容
|
学习时间
|
2014-6-21
|
学习者
|
丁芸波
|
||
学习摘要:
具体、形象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一篇记叙文如果有画面、有形象,不仅显得内容充实,富有意境,而且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然而,学生写作的记叙文却常常是泛泛而谈,言之无物,缺乏美感。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能力,我们借助文学与艺术的奇缘,把电影剧本镜头描写的方法引入课堂,指导作文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例子,明确镜头描写的特点
电影剧本是为拍摄影片提供的蓝本,语言的表达与组合必须适应拍片的需要,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描写外貌,都强调视觉形象,突出画面美。电影剧本这种画面式写法被称之为镜头描写。为了让学生对镜头描写的有一个感性认识,我先从电影文学剧本《高山下的花环》中找了几个例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请学生欣赏:
伴着落日的余晖,玉秀背着柴草,踏着残雪,在山路上蹒跚而归……
头顶稀疏的晨星,玉秀在井台上打水。她吃力地用绳索把一大桶水从深深的井里提上来……
茅屋内,如豆的油灯之下,玉秀端着碗,坐在炕上,给病中的婆婆一勺一勺地喂饭…… 猪圈里,玉秀汗水涔涔地将猪食倒进糟内……
读后,结合电影相关镜头剪辑的画面,我给学生分析,这些文字描绘了四幅画面:打柴而归、深井提水、给婆婆喂饭、流着汗喂猪,没有任何渲染,没有半点议论,一个勤劳善良的军嫂的主体形象浮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深深的感染。
接着,我又投影出《挥手之间》机场道别的描写片断,通过对比,让学生归纳出镜头描写与一般描写的区别:
1、二者描写的角度不同。一般描写可以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镜头描写则要求站在摄影师的角度,比较客观地写人状物,不直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和对所写事物的态度。
2、二者的语言特点不同。一般描写多用修饰语,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追求语言的生动性,以生动取胜;而镜头描写文字简约、质朴,少用修饰语和修辞格,追求语言所表现的形象性,给人以生动的视觉形象,以画面取胜。
3、二者段落间的过渡不同。一般描写靠叙述性文字过渡,有时还需要一些必要的交代;而镜头描写的段与段之间则是靠“蒙太奇”艺术组接,不用文字过渡,突出空间位置,读者凭视觉形象将画面自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通过比较辨析,学生初步了解了镜头描写的特点。为了巩固内化这些知识,我又及时要求学生从课文《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泰坦尼克号》(节选)中找出具有明显镜头描写特色的片断,进行验证,学生对这种写法兴味盎然,跃跃欲试。
二、分格分层训练,逐步培养学生镜头式描写的基本技能
明确了镜头式描写的特点,这还只是初步。要想实现由学到用的跨越,还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此,我们采用了分格分层次训练的方法。所谓分格就是将内容分解成若干点进行片断训练;所谓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或进行改写或进行独创。一般来说,基础较差的学生根据镜头式描写的要求,从现有的记叙文课文、古典诗词、现代歌曲中,寻找那些画面感较强的片断进行摹写改编;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则根据要求分别从写景、叙事、对话、描写外貌等几个方面进行独立训练。
|
|||||||
学习心得: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师不能触摸的痛,许多学生写文章只有干巴巴的几句话,他们不会描写,不会议论,更不会抒情,所以老师首先要教会他们完整记叙一件事,然后才能通过多种方法使人物血肉丰满。而老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方法。因此作文片段摹写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学生通过诵读精彩片段,在老师的讲解,同伴的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仿写掌握其方法,再举一反三,就能熟练掌握某些写作技巧,作文中的人物形象也会日渐丰满,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