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郑陆初级中学 刘利珍 利用休息时间,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的后三辑,即“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也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辑“尊重常识”中写到:“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爱自己的学生,教会他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心他人,培养仁爱之心,可能更为重要。”我们是老师,我们的工作是培养人,培养公民,无论如何,不要把学生培养成“自己的孩子”。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管是好学生还是相对落后的学生。吴非在书中写到我们教师要有宽阔的胸襟,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待同仁还有就是我们的父母。不过我们老师也不是完人,毕竟总会有私心的,谁都做不到像海一样无私的境地的。 第五辑“不放弃理想”中写到:“如果没有理想,不只是教育,任何一种职业也会是无趣的,人的选择过于现实,必然领略不到诗和梦的美。”“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更重要。教育所要教给学生的,是人的思维和行动习惯,并在这样的教育中培养人的创造精神。”虽然我没有怀揣很大的梦想,走上了现在平淡的教学工作岗位。在这些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认真严谨的教学是不完美的,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应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 第六辑“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中写到:“要向学生表明我们的爱憎”,“保持善良,也应当是经历过磨难的人们应有的选择”。为了保护善良的人们,我们教师就得勇敢地揭露和解剖人世间的假恶丑。 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至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赶超,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致青年教师》让我在平实的语言中了解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给我新的勇气去正视我们的教育。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我们努力吧,一切的一切总会有收获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