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兴趣的研究》>>读书心得>>文章内容
《蹲下来聆听孩子》(陆群老师)
发布时间:2015-07-19
点击:
来源:
作者:陆群
蹲下来聆听孩子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陆群
《罗恩老师的奇迹教育》一书为我们展现了一位美国教师罗恩,用他的教育智慧和热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他教过的孩子有许多走进了世界名校,成为了社会精英。
他客观地为我们呈现了美国基础教育的疲软无力,让我对美式教育不再盲目崇拜。他创办克拉克学校之初,生源也是很不理想,与我的教育现状也有几分相似。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我们无力改变教育体制,却能与孩子一起创造奇迹。这对我的教育生涯也是莫大的鼓舞。罗恩老师一个个成功的教育案例,让我着实受益匪浅。然而罗恩老师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真实地记录了一些处理得不够完美的地方,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一年,罗恩老师带着贾伊和他的同班同学去日本旅游。在日本时,他们游览了广岛和平公园——“二战”期间投放到日本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引爆现场。罗恩老师让学生在这里合影留念,但是贾伊却一反常态,没有听从老师的建议微笑着合影,后来甚至跟老师起了较大的冲突。多年后,贾伊才向罗恩老师道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在参观和平公园期间,正在读一些关于原子弹爆发多年后仍深受其害的人们的书,所以当他来到原子弹的引爆现场时,内心异常悲痛。而罗恩老师当时却一直让他笑,可想而知,他是怎么也笑不出来的了。
罗恩老师一开始的做法显然是没有充分考虑贾伊内心的感受,没有蹲下来耐心地聆听孩子的心声。所幸,罗恩老师及时用他的宽容和对孩子无私的爱化解了这一场师生间的“情感危机”,赢得了贾伊的爱。反思我们自己的教育,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又有多少人能蹲下来聆听学生。
我们教师往往觉得自己跟学生相比,是高高在上的,是不容挑战的,考虑问题肯定比学生周全,学生就应该遵照自己的要求来做,凡是与我们的意见相左的,就是不听话的学生。其实这是没有认识到学生也是一个立体的人,他们也有思想,他们也有故事……
有一次,学校要举办歌唱比赛,当时正值夏天,我就要求所有同学在比赛那天都要穿夏装的校服,整齐划一比较好看。谁知第二天,班长就来报告了:“刘**没穿校裤。”“他怎么这点小事还要我操心啊?让他打电话叫家长送过来”我对班长如是说道。可谁知班长一会儿又来报告说他其实把校裤带来了,但就是不肯穿。于是,我把他找来没好气地批评了一通,但是倔强的他就是一口咬定不穿校裤。一时间,我也火了,这么点小事他都要这么强,他肯定是纯心跟我作对,让我下不了台。我一气之下就没让他参加歌唱比赛。后来的家长会上,他的妈妈无意间跟我说起,他小时候被烫伤过,小腿上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疤,所以即使天再热他都穿着长裤。我这才明白他那天死活不肯穿校裤的原因:那夏装的校裤是短裤啊。如果我当时能耐心些,听一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问一问他不肯穿校裤的原因,那就不会有这一桩冤案了。孩子本身没犯错,我们教师要蹲下来聆听他们的心声才能跟理解他们,才能拉近与学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而对于问题学生,我们教师其实更应该蹲下来聆听他们。每个孩子种种行为归根结底都有他们的原因,我们只有聆听他们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导致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并最终帮助他们。那些作业拖拉的孩子,如果我们能蹲下来聆听他的矛盾,就能及时地送给他鼓励,让他在前进的路上一往无前。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果我们能蹲下来聆听他的寂寞,就会及时地送给他温暖,让他们在成长之路上不再孤单。那些品行不端正的孩子,如果我们能听蹲下来聆听他的真实需求,就能及时地点拨他,让他通过正确的积极的方式重新赢得他人的关注。
蹲下来聆听孩子,就是用孩子的视角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理理解世界。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的先生”。我们要用爱心、耐心、细心,赢得孩子的认同,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用心聆听孩子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推开孩子的心门,走进孩子缤纷的心灵世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