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初中语文教学中片断模写的行动研究》>>其他成果>>文章内容
写人作文训练之(四)动作描写
发布时间:2016-12-07
点击:
来源:
作者:商骏涛
写人作文训练之(四)
动作描写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动作描写的重要性。
2、学习准确生动的描写人物,写活人物个性。
二、导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导入(揭示概念)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跟你们分享一下我的心情。今天,站在讲台上,我的心里一直洋溢着满满的感动和感谢。我们初二(4)班的同学在上语文课之前,有的同学在低头捡地上的垃圾,有的同学在忙着收拾自己的书桌,有的同学立即跑上讲台帮老师连接ppt,这些举动深深地温暖了我。谢谢你们。从这件事中,我也感受到生活不需要语言,只是一个简单的行动,就让我们印象深刻。作文也是如此,人民文学艺术家老舍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立起来”。可见,行动描写对于表现人物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行动描写来写活人物。(板书:关注动作,写活人物)
那么,什么是动作描写? (看ppt,生齐读)
活动二:实例感受(揭示方法)
动作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之一,这里有个文段,人物名字都被隐藏起来了,你们最有把握猜出哪个人物?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闯入了深山老林,只见一女子身材高挑,妩媚动人,正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A看了一下,就当路人一样。B无动于衷,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C看呆了,脚微微晃着,乐得一路小跑到美女旁边。D低下了头,口中喃喃有词。
1、你最有把握猜出哪个人物?
(c和d是比较明确的,c是猪八戒,好色,看见美女就想去接近,d是唐僧,是和尚,戒色,不敢看美女,所以低下头,口中还会念“阿弥陀佛”,这两人的动作描写很符合人物的特点和个性,所以我们一眼就看出来了。A是沙和尚,比较忠厚老实,不关注美女,所以不会大摇大摆,但B不太像苏悟空,按照孙悟空的个性,它看见美女,会有什么表现?看来文段描写考虑不到位,对孙悟空的动作描写不能刻画人物的个性,影响了我们的判断。C和D之所以能猪八戒和唐僧刻画得活灵活现,就在于这两个动作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通过大家分析,我们知道动作描写要突出个性。(板书“个性突出”)
2、猪八戒是我们很容易判断出来的人物,那猪八戒的描写中哪个动作描写最鲜明地把人物的个性表现出来?(看呆,小跑这两个动作描写直观地把猪八戒的好色展现在我们面前,脚晃着仔细一想,确实表达不明朗,有点缺陷。可见,要通过动作描写使人活起来,就不能什么都写,那抓什么样的动作来写呢,要抓住典型动作来写)
(板书:行动典型)
活动三:实践体验 动词妙用
1、从这个作品中,我们感受到要写活人物,动作描写要突出个性,要选取典型动作来写。接着,老师展示第二个作品,大家思考,这个文段的动作描写突出个性和抓住典型动作了吗?
那日,唐僧一行四人正在大山中跋涉。只见从前面树丛中走出一位美丽的姑娘。唐僧看( )了一眼,立刻低下了头,口中喃喃道“阿弥陀佛……”;沙僧看( )了一眼,继续赶路;只见八戒看( )大了眼睛,嘴巴张得有拳头那么大,摇晃着向姑娘小跑过去;悟空跃上前去,睁开火眼金睛看( )着那女子,悄悄握住了金箍棒。
(文段比较符合人物个性,八戒好色,唐僧不近女色,沙和尚不关注美女,孙悟空很警惕,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很突出,行动描写也很典型)
2、文段中师徒四人的描写有没有相同的行动呢?
(恩格斯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是表现在他怎么做上。同样的一个动作,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思想性格驱使下会有不同的状态。那四个不同性格的人在见到一个美丽的女子时会怎样看呢)
3、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帮助老师把这四个“看”字各用一个动词替换,让人物更加活灵活现。
(孙悟空应该用盯,盯是集中注意力看,看得很认真仔细,孙悟空在判断这是不是妖怪,所以肯定认真地观察;唐僧用得是扫,扫了一眼就是快速看一眼,因为不近女色,不好意思多看,也可以是“瞟”,斜着眼睛看,沙僧用瞥,瞥的意思是很快地看一下,因为他不关注美女,所以就很快大致地看一下)
板书动词
4、同学们分析得头头是道,换用了你们的动词,文段就不一样了,八戒瞪大眼睛,唐僧瞟了一眼或者是扫了一眼,悟空是盯着那个女子,人物的同一个行动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也更加生动精彩。可见,要写活人物,在动作描写中还要注意 板书:用词准确
5、根据我们刚才探讨出来的用动作描写写活人物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再次给人物的动作描写换用上更准确的动词,尽可能地把这个文段再润色一番,让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更加个性鲜明。(生讨论修改得如何)
(修改后猪八戒不是文段中的主角,给人印象不是最深刻的了,孙悟空的动作描写倒让他给凸显了出来,把孙悟空嫉恶如仇的人物形象写得很生动,比起之前的选段更有表现力。)
6、在这四个人物中突出苏悟空好吗?
(同学们很有想法,这段动作描写用词准确、动作典型,人物个性鲜明突出,特别是对孙悟空的描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一下子就使人物站立起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且,同学们也不再把目光聚焦在猪八戒的好色上,而是重点刻画了孙悟空的嫉恶如仇的悟空形象,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也更契合原著《西游记》的思想,让这个文段续写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统一在一个对真善美追求的主题下,让写作更有目的,更有生命力了。
活动四:实战练习
通过对刚才文段的探讨和修改,我们了解了一些如何通过动作描写写活人物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小试身手,看看哪位同学写的人物能够从文字中站起来,夺人眼球。
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续写下面文段,注重对老师进行动作描写,力求写活人物个性(如温和型、幽默型、严厉型等)。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闹哄哄的。这时,老师走进教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意:写好后,用红笔将动作描写的词圈出来,在正文后用红笔写:“这段文字通过动作描写,侧重表现人物______的个性特征。”
( 例子一严厉型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教室里乱哄哄的。下面请看她的闪亮登场:
这位女士,身穿花花的裙子,直直的头发。一看脸,满脸的怒火,这时,我们愣住了,老师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全班变得鸦雀无声。老师怒目而视,气得火冒三丈,怒气匆匆地说:“吵什么吵,再吵全部叫家长来带你回家去反省一个星期。再这样下去,每到午休的时候,你们就不用午睡了,直接到任潮科学馆那里站着,值周老师叫你们去劳动,你们就去为学校做好事。再有下一次,我对你们绝不客气。”这时,老师的眼神让我们感到可怕,眼睛瞪得大大的,直盯着我们,好像要把我们给吃了。
例子二:温柔型
上课铃响了,老师慢慢地走进教室,教室里乱哄哄的。老师用它那犹如夜间情感节目主持人的嗓音轻轻地说了一声:“别吵了啊。”可教室依然是炮火连天,然后他又装作生气的样子,撅起嘴,用他那满是烟味的手挠挠他尽是胡须的下巴,把目光投到全班同学的身上,同学哈哈大笑起来,然后老师又会嬉皮笑脸地笑起来。同学们笑得更大声了,“别笑了啊,开始上课。”老师严肃起来,全班立刻安静下来。
例子三:幽默型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教室里乱哄哄的。她直直走到讲台,一面微笑地看点名本,嘴里一面说:“我们班什么时候飞来那么多小鸟呀?哦,对了,这小鸟们是不是知道我今天要上《绿色蝈蝈》,想要和蝈蝈一比高下,看看谁演奏的音乐更动听呢?”同时,她还做出侧耳倾听地姿势,一面用手打着拍子,似乎陶醉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这时,同学们都不好意思地安静下来了。)
五.总结
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可见动作描写在写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了一些动作描写的方法,要使你的人物描写活灵活现,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就要符合人物的个性,要选取典型的动作描写,要选择准确的动词,还要与语言、外貌、神态等细节描写相结合。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关注动作描写,写活人物个性,让作文越写越美。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