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策略研究》>>课堂研讨>>文章内容
公开(研究)课情况
发布时间:2016-12-08
点击:
来源:
作者:缪菁菁
执教
教师
|
缪菁菁
|
开课
时间
|
2015.3.8
|
学科
|
政治
|
课题
|
第16课长大的感觉
第一框 感悟成长
|
||||
主要
研究
问题
|
感悟成长
|
||||
相关
研究课题
|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策略研究
|
||||
|
附教案、课堂教学实录各一份)
郑陆初级中学 缪菁菁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长大的感觉,懂得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伴随烦恼、不快等,时间不会因为你不同的心情而停留。重要的是把握每一天的乐观、豁达心态。
2、知识目标:(1)明确青春期是人生的转折时期,是向成人过渡的阶段;
(2)对照自身的变化,了解长大的生理、心理变化。懂得青春期的矛盾所在,初步学会处理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
3、能力目标:(1)正确看待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能勇于正视、认真分析、积极解决这些矛盾;(2)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能做好心理上的准备,顺利度过这一美好时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彩的青春期、矛盾的青春期。
教学难点:矛盾的青春期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知识框架】
感悟成长
(一)多彩的青春
青春是充满活力的,她是人生的转折时期,是向成人的过渡阶段。
(二)矛盾的青春期
1、独立性和依赖性——理解父母、相互交流、换位思考、培养独立能力
2、自制性和冲动性——善于反思、学会宽容、(与人交往上)制定计划、磨砺意志、设立目标和追求、自我暗示、请他人监督(学习上)
3、封闭性和开放性——善于沟通、理解父母
总之:勇于正视、认真分析、积极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课前准备】
搜集关于青春的名人名言以及歌曲,课前播放《酸酸甜甜就是我》。
【教学过程】
导入:一直很期待这样的机会,在我们三班开次公开课,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在全校老师面前展示风采的。风,乘着春天的旋律轻轻走来,花儿在绽放,柳条在发芽,小鸟在歌唱。有多少次,我们曾悄悄地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不知不觉,青春的脚步正向我们慢慢走近,让我们一起寻找成长的足迹吧!
第一板块 生活在线之成长足迹
1、(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几名学生婴幼儿时的照片,让同学们猜猜是谁?
2、再让其他同学互相交换照片,畅谈自己近年来所发生变化。
(这里引导大家谈谈不仅是外貌、身高上的变化,包括心理上的变化。)
过渡语:四季变更,人也在成长,不知不觉我们进入了青春期。让我们一起来感悟成长,感受青春风采,体味青春滋味!
第二板块 探究乐园之多彩青春
(一)青春飞扬
1、教师简单介绍青春期的时间界限,(P19信息点击)使学生明白我们初一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初期。
过渡语:青春期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ppt出示相关数据显示其重要性,在这里引导大家讨论青春期不仅是身体、智力发育,还有很多少年立志成才的人。)
2、如果用颜色来比喻人生各个阶段,童年是天蓝色,因为她代表着纯洁与宁静;中年时深黄色,因为她代表着沉稳与收获;暮年是黑色,因为太带有人生尽头的点点忧伤,那么从中抽出的青春期是什么颜色?(以小组交流讨论,并最终确定各组发言人发言)
(富有理想,追求真理;朝气蓬勃,勇于探索;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渴望独立,有“成人感”;情感丰富,热情高涨;珍惜友谊,渴望交际)
(教师鼓励有特长的同学当堂展示,现场感受青春风采,以增强学习效果。如唱歌等)
小结:是啊,青春期是多彩的,是人生的转折时期,是向成人过渡的阶段。她充满了神秘与朝气,是人生的花季。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之赞美、为之歌唱,让我们一起来讴歌青春吧!
3、歌唱青春
(多媒体显示,配乐)学生分男女两组朗诵散文诗:《歌唱青春》,再次感受青春的魅力。
歌唱青春
(女)青春是风,把我们原本平静的心,吹到激情的漩涡中,让我们年轻的心充满激情,充满自信。
(男)青春是雾,世间的一切让我们雾里看花,我们的心,他们猜不透,我们的眼睛,他们也看不懂。
(合)青春是快乐的源泉,是激情的漩涡,是反叛的季节,是播种的日子。青春,你实在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我们应当为你歌唱,为你喝彩。
过渡语:青春——就像一部正徐徐拉开帷幕的舞台剧,她瑰丽多彩、朝气蓬勃。有同学说,老师,你说得这么美好,但我的感受是烦恼也很多。你们有烦恼吧?(学生交流板书)
(学生齐声说)有啊。
过渡语:下面请欣赏七三班版家有儿女。请大家边欣赏边对照相关问题思考总结。
(二) 体味青春
1、青春剧苑
学生自编自导七三班版家有儿女。
2、敞开心扉
过渡语:看完了表演,我们同学们以六人一组按照课前拿到的问题讨论,3分钟后交流。
问题:同学们发现剧中3个孩子都有哪些烦恼?
生活中,我们都可能有过类似经历,说出来,让我们一同体味。
预设学生回答:在校老师唠叨、在家家长唠叨;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引起妈妈的过度“关注”,偷听电话、偷看信件、偷看日记;制订了计划自己想好好执行但是总是半途而废等等,从而引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争执。
3、畅所欲言
过渡语:对于同学们的这些遭遇我表示同情啊,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那么生气?
预设学生回答:父母没有法律意识,侵犯了子女的隐私权和一些家长很霸道,感情用事,自以为是,不与子女平等交流,所以子女不愿意告诉他们真话。有代沟已经长大了,不想什么事都有人管着,自己心里有数可父母总不放心。
小结: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有道理,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家长为什么这么做啊?
预设学生回答:父母是关心我们但方式不对。……
不喜欢父母事无巨细,但又离不开父母;马克.吐温说:“当我7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十四岁时,我感到我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我父亲还是很聪明的有了悄悄话会和弟弟妹妹说不会选择和父母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这里引导出这三对矛盾。)
在这里会引导同学们讨论:1、如何你是父母你觉得怎样做才好?2、怎样克服懒惰提高自制能力?
过渡语:我们都觉得父母这样做好那样做不好,父母也觉得我吗这样做不好那样做不好,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当矛盾产生了,我们钻则摔门而去,反目成仇?还是?
小结:我们要站在父母的角度换位思考,及时沟通。
问题:是不是青春期遇到这些矛盾就不美好了呢?显然不是
总结:总之青春期的我们会有成长的喜悦,也会有矛盾,面对矛盾我们不必烦恼,而应该勇于正视、认真分析、积极解决。
第三板块心灵感悟
让学生畅谈成长的感觉:(多媒体《酸酸甜甜就是我》为背景音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每个学生用一句话表达成长的感觉,落实检测本课学习)
我长大了吗?有吗?怎么好像没感觉呀!
从咿咿学语叫出第一声“妈妈”到蹒跚学步迈出我的第一个脚印……这应该是长大了吧!
成长的路或许并不平坦,或许有过N次失败,或许成功的机率=0,或许还有一点傻,或许还有一点迟钝,但是毕竟我还是长大了,而长大的感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头大生草的脑袋。
从身高记录上(当然还有体重啦)不断飙生的数据里,嘻嘻!好像是找到那么一点儿长大的感觉。
从一天抄几个生字到一叠一叠的作业,哎!我真的有长大的感觉了!(不过,好像更多的是无奈哦)
从妈妈温柔的呵护里,从爸爸严厉的训斥中,从不断与年龄成正比且翻倍增长的题海中,我艰难的游着,游着,终于游到14岁的小岛上,游到“长大了”的标志前。漫游中一次又一次遇到激流险滩,是父母温柔的眼神,是好朋友真挚的一句“相信我,你肯定行!”是每天灿烂的阳光给我带来无穷的力量!年幼的我不懂珍惜,待我能够细细品味它们的美好时,我才猛然发现“哦,这就是长大的感觉!长大的感觉是那样的甜美!”
“从今天开始,你长大了!你14岁了,应该像个大人了!”随着岁月年轮的又一转,时光老人说着,一边把仍旧傻傻呆呆的我带到了又一个圆圈的起点(哦,轴品老师讲的螺旋式上升大概就是这样吧!)一边把14岁的标签往我头上一贴,推一把外加揣一脚。就这样,我稀里糊涂地就加入了“大人”这一行列了(噢,天啊!上车要买全票了)!打这以后,带着一大帮小孩子打水仗不再是“天真可爱”而是“白痴一个”;考试考不好不再是“下次努力”而是“前途无望”;就连拆录音机等小事候被光荣地称为“有探索精神”的行为,也被三姑六婆们议论成“是否那根神经错了位?”哎,原来长大的感觉是苦涩的!
忧伤的我在朦胧的泪眼中,仿佛看到时光老人举着15岁的标签正像我靠近,靠近……
不管长大的感觉到底是什么,青春的日记是欢笑还是蹉跎。该来的还是会来,时间不会因为我不同的心情滞留。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每一天,每一步精彩的推理过程!
于是,把头一甩,把眼泪擦干,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更不在乎长大的感觉究竟是怎么样的?依旧大呼小叫,没有淑女风范,依旧张开满嘴的蛀牙呆呆的傻笑,依旧做着童年未完的梦。我就是这样一个我;一个“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我;一个不知道是否长大的我!
(这种想法,这种感觉,好像是长大的感觉吧!不理它了,卡通要开始了)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