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公开(研究)课情况
发布时间:2016-12-08   点击:   来源:   作者:缪菁菁

 

执教
教师
缪菁菁
开课
时间
2016.10.30
学科
思想品德
课题
树立法制观念
主要
研究
问题
学法、用法
相关
研究课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策略研究
 
 
 
附教案、课堂教学实录各一份)
【教学目标】 
1.知道法治观念的含义及其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2.理解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理解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3.增强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青少年要学会依法维权
【教学方法】预习——探究——巩固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闻播报:孙杨无证驾驶之我见(生课前准备材料并上台前演讲)
过渡:文明的社会离不开法,合格的公民不能不懂法,我们必须切实树立法治观念,那么究竟什么叫树立法治观念?我们怎样才能树立法治观念呢?现在让我们走进今日说法栏目——树立法治观念。
二、讲授新课:
(一)法制剧场:
女学生王某在某镇中学附近被不法少年勒索了几十块钱。初中刚毕业的表哥听了表妹的哭诉,便认定是某中学学生干的。于是,他也敲诈了该中学的几个学生,为表妹补上了损失。直到公安机关的传讯到他家时,他还浑然不觉:“我就是想把钱要回来,这也犯法?”
体验探究:分析不法少年、王某表哥及王某三人行为的不正确之处。谈一谈三人行为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答略。(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王某表哥以同样手段违法是错上加错;王某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能主动寻求法律保护,对表哥行为又不制止也是不对的。三人的行为表明他们都没有法治观念,应该接受法制教育。)
过渡:什么是树立法制观念?及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呢?
知识要点(一)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含义:公民树立法制观念,也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观念。(守法+用法) 
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性:(1)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3)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4)守法用法,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出谋划策:为预防此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事件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应采取哪些措施?(学生讨论)
生答略。
1.家庭:父母要履行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责任,作好家庭保护;
2.学校:对学生实施很好的学校保护,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监督;
3.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创立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环境
4.个人(公民 、学生、未成年人):
A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B要增强法制观念,认真学法懂法、自觉守法用法、善于依法维权、勇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C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过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发展。那么什么叫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有哪些特点呢?
知识要点(二)
未成年人的含义: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
未成年的特点:由于未成年人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年龄和经历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侵犯
师:就因为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所以未成年的合法权益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法律给予特殊的保护。那么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法律是什么?
生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
师:未成年的合法权益有四大保护,但关键未成年人还需学会自我保护。
感悟交流:那你觉得当王某受到别人敲诈时最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生答略。(寻求家长、学校、社会、司法的保护,如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或报警。)
知识要点(三)
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如何维权?
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不能采用非法的手段进行报复,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
(二)警示鸣钟
过渡:我们要学会守法、用法前提是要学法懂法,接下来请同学看两则典型案例。
多媒体展示:交友不善,误入歧途;模仿犯罪,以身试法。
过渡:这些未成年人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就是因为他们缺乏法治观念,为了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国家从1986年起开始实施普法教育。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请问同学们这组图片说明了什么?
普法教育,增强公民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推进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三)知识竞答:
快速浏览P83的内容,搜寻圈点,并抢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赛一赛)
1、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哪些?
2、“六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青少年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有哪些意义呢?
(四)反馈训练
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
1.青少年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树立——------的观念.
A敢于主持正义,制裁非法行为       B 学习法律知识,善于明辨是非
C积极宣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D 严格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权
2.实施依法治国要求每个公民树立法治观念。这是因为树立法治观念
A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             B 是依法治国的本质  
C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D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指             
A、未满12周岁的公民            B、未满14周岁的公民
 C、未满16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
4. 我国将现行宪法的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法制宣传日”。我国确立“法制宣传日”,开展广泛的法制宣传活动,主要是为了                                             
A、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确保国家各个领域都有法可依
C、增强人们法制观念和法制素质     D、提高人们的思想以及文化素质
5. 下列关于青少年认真学法的重要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已,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②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 ③能够促进青少年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能够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6.据统计,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①青少年缺乏法律知识 ②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
③社会不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 ④青少年是特殊的社会群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某校几位学生晚自习放学经过一建筑工地时,遇见一伙窃贼正在偷建筑材料。下列有关看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①窃贼是大人,我们斗不过他们,保护自己、不理他们是上策
②拨打“110”报警电话,让警察来抓他们
③暗地跟踪,看他们把材料偷到哪里去,好为将来破案提供线索
④一人去报警,其余人悄悄跟着,不能让那几个家伙跑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体验探究·关注生活
 2011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学校决定围绕“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开展相应宣传系列活动。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出谋划策:假如你是策划者,请你为这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设计几个具体的活动形式。
2.大力宣传: 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风采展示:假如你是组织者,请你谈谈学校开展“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
4.明理践行:增强法治观念,你具体应该怎么做?
教师寄语:我们要认真学法,懂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守法,依法律己,勇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法与我们同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