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策略研究》>>课堂研讨>>文章内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发布时间:2016-12-08
点击:
来源:
作者:缪菁菁
教学目标:
1、懂得爱不仅是一种内心的感动,更是一种行动,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
2、爱心是博大的,但要建立在分清是非基础上的,爱要有原则。
3、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友善相处。
教学重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教学难点:心动不如行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流程:
(导入课程)
一、传递爱心
(多媒体展示08年南京雪灾、08年汶川地震、09年玉树地震中佩戴绿丝带的志愿者图片)
师:从刚才的图片当中,我们看到了一抹绿色,这抹绿色就是绿丝带,它代表爱和希望,它将爱心与希望传递到每一位需要关怀的人手中,让我们带着一份感动将象征爱与希望的丝带系在右手上。
活动一:用爱心系起“爱心”
师:请大家用迅速将绿丝带系在自己的右手手腕上,系好后请迅速安静的坐好。
(现在已经有不少同学已经系好并坐好了,请没系好的同学想一想是不是应该互相帮助一下。我们已经完成的同学请耐心等待一会儿。)
师:现在请大家将系好丝带的右手握拳举起,此刻,我们系起了绿丝带,也系起了一种传递爱的责任,爱心已经开始传递,记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传递的起点,希望在后面的活动中每个小组的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小组和小组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
师:爱的传递不分地域,爱的传递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二:爱心接力
“江苏白血病患者陈红曾向台湾慈济骨髓库求救。慈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进行配型搜索后,发现一位26岁的台北男青年的“人类白血球抗原”与陈红相符。自愿捐献者——那位台北男青年在被抽取骨髓后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救人的感觉真好!”陈红的手术非常成功,身体恢复得很好。她认为,自己的新生命来自全社会的关爱,应当回报社会。一年多来,她在网上建立了慈善爱心网站,认识了许多像自己一样年轻的白血病患者。她先后辗转20多个城市,为30多名白血病患者演讲募捐100多万元,自己捐助近10万元。”
师:陈红幸运的得救了,她的生命的延续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生:台北男青年、慈济骨髓库的工作人员、为她做骨髓移植手术的医生、全社会关心她的人。
师:陈红康复后是怎么做的呢?她为什么要那么做?
生:成立爱心网站,为其他患白血病的人募捐。
因为她体会到了人世间的爱和理解,在得到他人和社会帮助时把自己的爱奉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师:陈红受到了他人的帮助,并把这份关爱从她的手中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爱”的传递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将许多素昧平生的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们坚信,这样的爱还会继续传递下去。
(过渡)师:爱心有时候是轰轰烈烈的,但更多的时候则蕴含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小事中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爱的本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
二、感悟篇
师:下面就让我们仔细思寻,从自己的生活细节中寻找爱的踪影,请每一位同学回忆自己印象较深的被人帮助或者帮助他人的经历,这种帮助与关爱也许是一次得力的救助,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次适时的看望,一次碰撞后的谦让,一次跌倒后的搀扶……希望大家先从身边的同学中开始寻觅。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稍后请同学分享自己的体验。
师:细细的想一想,原来带着绿丝带的我们也曾受到过他人的关心,也曾关心过他人,陈红在受到救助后说道“我的生命现在不属于我个人,不属于父母,而是属于全社会”。这是一种感激。
那么在座的同学,你们那种被他人帮助的感觉现在还记得吗?让我们把这种感动表达出来吧。
活动三:感悟爱心
1、首先请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帮助,将卡纸竖着轻轻地夹在自己的背后,夹好后坐好,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2、夹好后,拿出便签纸,给班上帮助过你的1—3名本班同学写一写心里话,写的同时让我们带着一份感动,也怀着一份期待。
师:我们不是任何时候都有这样一个静心沉思的机会,有些话平时可能不好意思说,现在请大家将自己对他人的感谢写下来。给大家3—5分钟时间。
(播放背景音乐)
3、现在请将写好的爱心纸,轻轻地贴在帮助过你的同学身后的卡纸上,按小组依次进行,在贴的时候注意文明礼貌,体现风度。
师:现在让我们感受同学们的真情实意。你看到的同学写给你的留言中,有没有让你很感动的话语?看了这样的留言,你此刻心理的感受是怎样的?和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生:略
师:我们的同学有感悟,我们的老师也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请看大屏幕。
生:
师:那么现在的你能体会“他”的感受吗?(回到一开始的材料)
“自愿捐献者——那位台北男青年在被抽取骨髓后苏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救人的感觉真好!’”
师:请同学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说一说对男青年“救人的感觉真好”这句话的理解。
生:帮助别人同样快乐;助人为乐;无论是被别人帮助还是帮助别人都是快乐的。
师:是啊,我们常说“助人为乐”,被帮助是温暖的,帮助别人同样也会感到快乐,这种快乐需要你用心付出和体会。在爱心的传递中我们体会到了生活的美好,也学会了感恩,请大家将这张卡纸收好,将上面同学的留言铭记在心里,。
(过渡)师:获得留言多的同学此刻心情一定不错,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体会这种心灵的满足。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带着手中的绿丝带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接下来让我们看一段公益广告,请看大屏幕。
三、行动篇
(播放晨跑公益广告)
师:晨跑者一路奉献着自己的爱心,生活中,需要帮助的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还有更多的人,除了公益广告中提到的,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的哪些方面给予他人帮助呢?小组内讨论一下。
师: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让我们通过解读LOVE这个单词,了解表达爱的方法。
Listen倾听:无偏见地倾听对方的需求,予以协助;
Obligate感恩:不断地感恩与慰问,去付出更多的爱;
Valued尊重: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悦耳的赞美;
Excuse宽恕:仁慈地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与错误,维持优点与长处。
合起来就是LOVE.
(过渡)师:我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不会都是受到褒奖和赞扬的,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迷惑和误解。
四、解惑篇
活动四:解开爱的困惑
陈光标,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迄今为止,他累计向社会捐赠款物达11.1亿元,受助人群突破50多万人。4月28日,“2010中国慈善排行榜”在京发布,陈光标因其慈善影响力获得“首善”称号。陈光标说,做慈善事业就是要高调。今年3月3日,陈光标花了数万元在某报纸刊登了“全国道德模范陈光标2009年的‘特殊成绩单’专题报道”。对于陈光标的这种“高调”行善,也有人非议,说他是在“炫耀”。
师:陈光标捐了多少钱?他捐钱的目的是什么?
你认为他高调行善的做法好不好?
师:到底好不好?我们看陈光标自己的一段话:陈光标自己说:“我做了10年慈善,有7年人家说我在作秀,我希望更多的人跟我来学‘作秀’,因为跟我学‘作秀’了,就有更多的人得到帮助了。”
我们需要大张旗鼓的帮助别人的人,无论你是高调行善还是默默无闻,只要真心的帮助他人,都是善举,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即使一时没有回报,甚至遭到误解,但日久见人心,经过努力一定会得到社会认可,这种认可会更加持久深入,就像陈光标最终获得了“首善”的称号一样。
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被误解的那个人,无论怎样,请大家记住:爱,要执着。
师:在执着的同时,是不是意味着有求必应呢?假设你在考场中,你的好友向你发出了求救信号,你会帮助他吗?
师:爱要分清是非,爱要讲原则。
师(总结本课内容):传递爱心,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感悟爱心,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付出爱,社会变得更和谐;走出爱的困惑,我们会爱的更加执着。
总结:现在请大家将系有绿丝带的手放在胸前,去体会一下爱的力量,爱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融化阻断归路的冰雪,能愈合被地震撕裂的伤口,更能将海峡两岸的人民的心紧紧相连,让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让我们每个同学都行动起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绿丝带不仅系在我们的手上,更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让爱洒满教室,洒满学校,让爱的阳光洒满世间的每一个角落!
请第一排的同学为我们听课的老师系上绿丝带,让我们同唱《让世界充满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