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课堂谋创新 学科融合促发
——记李志伟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五次活动
春光和煦,夏阳正好,为积极探索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双师课堂”应用场景,推进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应用,2024年5月14日下午,天宁区李志伟教师发展工作室第五次活动在郑陆实验学校开展。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管雪沨副主任、王伟老师,学校执行校长杜英姿参与此次活动。
课 堂 展 示
第一节课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黄纯老师执教的《威尼斯的小艇》,语文大单元教学背景下,《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文成为了探索文化与地理的绝佳窗口。本节课黄老师基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设计了初读文章创情境;拍摄镜头探小艇;同坐小艇深度游三个学习任务,同时充分运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开展双师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与丰富的视觉资料和生动的叙述,将学生带入威尼斯的水城风情之中。这种新颖的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世界各地文化的兴趣。通过双师的合作,学生们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威尼斯的魅力,从而培养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第二节课是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朱丽婕老师执教的《两茎灯草》课堂行云流水,整堂课很扎实,与学生的交流十分自如。出彩之处:一是能够抓住文本的核心处——人物动作,去体悟它的表达,层层推进,二是紧扣文章冲突之处,抽丝剥茧从而理解人物形象,三是课堂落实了向读学写能力的提升。同时相机运用智慧中小学平台传送学生小练笔及时反馈评价,在课末借助双师课堂,给学生思维的启发,补充鲁迅先生还有这样一句点评《儒林外史》:这本书打破的好人完全好,坏人完全坏的写法,更展现了人的多面性,留给学生思考。
互 动 研 讨
两位执教老师分别结合设计意图和教学实况进行了说课,工作室成员围绕课堂教学现场对两节课做了点评,并与两位上课老师进行了深入研讨,引发对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场景的思考。
东青实验学校樊迎香:黄纯老师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给学生们带来了一次特别的双师课堂体验。课前用旅行手账的方式,用生动的图片呈现了旅行的有趣,由此引出威尼斯,并出示威尼斯的地图,直观显示威尼斯河道纵横交错的特点。黄老师也充分利用智慧中小学的平台上的资源,通过视频中对威尼斯的介绍和作者马克·吐温的资料卡补充,让学生了解了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课堂教学过程中,两个学习任务明确突出,引导学生快速梳理文章内容并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
郑陆实验学校朱昳丽:黄老师的课凸显了双师课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她将智慧教育平台中韩老师的讲解有序地、不留痕迹地融入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中,且没有弱化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丰富了对威尼斯小艇的认知,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朱老师的课堂感染力很强,与学生的互动热烈,且善于引导学生发善思维,逐步形成正确的认知。结合智慧教育平台的教案和课件资源,朱老师扩充了很多课外小知识,如《儒林外史》中对文本人物的其他描述。本堂课通过难度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学生从输入到输出,最后到笔头的描写,一直置身于课堂,学习效率很高。
焦溪小学朱晓虎:今天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语文课,感觉语文和数学是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异。我主要评一下黄老师的《威尼斯小艇》,感觉有这样三个特点。首先是心中有课标。现在语文强调大单元教学,大任务的设计,子任务串的有效衔接在本课中尤为突出。整节课板块清晰,环节明了,孩子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认识了小艇的外形,体会了游览的情趣。其次眼中有学生。整节课充分的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孩子们思维碰撞,在独学的基础上,合作共赢,这也在另一层面上体现了“教”和“导”的意义。第三是手中有技术。这技术不仅是信息技术,还包括高阶思维的发展。黄老师引导孩子从翘、二三十尺等关键字词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又通过两位老师语言的对比,感受写作中从整体到局部的描写方法。
三河口小学郭鸿星:黄纯老师执教的《威尼斯小艇》一课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紧扣教学目标,以了解小艇的特点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为重点,用“旅行手账”的方式引入“威尼斯”,导入课文让人耳目一新,整节课以生为本,创设若干个学习任务情境,帮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威尼斯风情。另外,黄老师启用了“双师课堂”,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优质的网络资源,在关键环节中植入优质课例片段,丰富了教学实例,黄老师通过有效备课,捕捉视频中的优质问题、操作、发散问答等环节,及时暂停与播放,实施了高效互动,孩子们也通过观摩别人的学习过程,引发自己的思考,使课堂更高效。
专 家 引 领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管雪沨副主任和王伟老师,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和细致指导。
王伟老师对平台课程资源的来源,资源的选择和使用,在双师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出观点。
管雪沨主任指出,双师课堂是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一种场景,双师课堂有多种形式,我们要围绕课堂教学质量,给广大老师提供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创新形式或者方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工具属性,它就是我们备课、授课、交流的工具,作为资源内容属性,有我们学习的内容和资源,它是一种数字化教学的融合,通过集体备课与资源共享,打通了我们整个教育教学的流程。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应用,到教学互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型最后完成教育数字化转型。
我们要加强平台学习,组织教师培训,学习资源建设的手段,教与学的方式,思维方式和评价方式。转变思维,教案改了没有,教学资源多了没有,学习的方式改了没有。注重反思,研读课程标准,观察学生,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判断目标达成度。教师发展工作室要优化学习组织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提出多种实践路径,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最后,杜英姿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感谢两位专家的高位引领,双师课堂是非常大胆的一种尝试,她是一个全新的课堂,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个勇气去尝试,去实践,去做出范例,成为智慧课堂研究的先行者,数字赋能,探寻智慧课堂新样态,为天宁区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撰稿:李志伟 摄影:朱晓虎 审核:杜英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