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高效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10月17日下午,全体语文老师齐聚录课室,进行本次的语文教研组活动。
这次教研活动分两个环节。首先,李勤老师执教一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研课。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紧紧围绕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阅兵视频导入,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圈画关键词语,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主要结果来将一件事情讲的既完整又简洁。整节课,教师不断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孩子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拓,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课后,李老师谈了谈自己上课时的感受以及收获,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参加评课交流活动,更是对这一节课提出了些建议:“能不能将关键词以板贴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样对于孩子们将三件事内容串起来说会更清晰。”这一建议得到其他老师的赞赏与认同。同时其他提出了各自在教学中的困惑:对于部编版长课文应该怎么教。
紧接着,吴晓亚老师给老师们做了一个微讲座——《言语实践之概括》,从学习习惯、能力培养、语言表达给大家讲讲统编教材对于概括这一学习能力的逐级安排。通过微讲座,我们了解到,三年级,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学会圈画文中中心句以及关键句;四年级则要学会去找一找关键词,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内容将一件事说清楚;五六年级则要进行提炼关键词,从看似平凡的文字中提炼出所需要的内容。吴老师说:能力的培养不是喊口号,而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带领学生感知概括的过程,实实在在的完成辨析主次,完成舍次留主的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这条路还很长,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去钻研、去琢磨。
此次听课评课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自身发展的平台,同时,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这样的研讨气氛中,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提升。
(郑陆实验学校供稿 撰稿:李勤 摄影:吴晓亚 审核: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