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实验学校:数字化学习交流分享培训会
为加快学校数字化学习工作的步伐,扎实推进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的发展与应用,3月16日中午,郑陆实验学校博艺楼三楼数字化教室召开数字化学习分享交流会。学校中小学青年教师、数字化学习骨干等70人参加了培训活动。
数字化学习既是一次新奇探索的旅程,也是一个自我改变的过程,参与的老师们有了很多全新的感受和认识,也有很丰富的收获。首先,刘秋燕、朱丽婕两位老师给大家分享在数字化课堂中的收获、感悟与思考。刘秋燕老师与大家体验了《认识多边形》这节数学课的技术操作,利用尚学互动课堂,设置画板选择喜欢的颜色描图形的边、拖动图片进行分类、翻翻卡、新选项、刮刮卡等激发学生兴趣,设置选择题统计学生学习情况、钉板软件摆脱实物操作、拍照或者截屏上传随时查看学生作品,给喜欢的作品点赞、使用评分器给自己打分调动学生热情。随后,刘老师以《走进数字化》为主题,从数字化教学准备过程、亮点功能、实施建议三方面向大家做经验分享。在教学过程中,多从互动角度进行考虑,丰富互动主体,扩大互动途径;增加互动参与,归还自主权利;及时监控差异,增强互动时效;结合学科特点,使用互动功能;完善评价机制,增加互动形式。
接着,朱丽婕老师通过《小壁虎借尾巴》数字化课件演示,让老师们体验图形碰撞、划词选词、简单选择题、连线题、新选项等一系列的技术操作,然后截屏上传教师端,同时展示多人成果,感受通过尚学趣互动课堂实现师生及时互动和现场反馈学习情况的功能。再播放视频介绍,更清晰的讲解技术使用以及亮点的展示,让老师们更直观的感受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的优势。
最后,李志伟主任给大家带来微报告,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化教学能手与数字优课的参赛要求与流程,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撰写,二是介绍了数字化教学中网络环境、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重点是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介和学科类APP的选择,通过具有个別化、互动、反馈和数据记录等功能的APP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建构。三是数字化课例的推荐。最后规划本学期推进互联网+课堂范式的常态课实施计划,要求教师们积极参与数字化研究课活动,在围绕资源应用,资源开发、资源优化、成果梳理上下功夫。
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打开iPad互动体验,参与互动学习过程,引发思考如何在常态化教学中实现新技术与课程融合。在相互分享与交流之间,青年教师们理清了数字化学习研究的思路,心怀“数字化”梦想,期望重构教学资源与环境,再造教学流程与评价流程,立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脚踏实地,常态化应用,稳步前行。
(郑陆实验学校供稿 撰稿:李志伟 摄影:承浩 审核: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