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师间课堂深入交流,2021年9月26日下午,郑陆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在博学楼三楼录课室如期举行。本次活动,我校二年级青年教师徐羽经过精心准备,大胆地向全校数学老师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风采,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生动活泼的数学课——《认识多边形》。
在教学中,徐老师首先从已学的三角形、长方形入手,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初步认识四边形,并根据有序数边的方法判断哪些是四边形,哪些不是四边形,巩固和完善初步形成的四边形概念。接着用给图形宝宝起名字的方法继续从边的角度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感知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初步了解多边形。然后通过数出边的数量并分类整理,通过填表,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观察剩下的是什么图形,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促进富有个性地进行操作和思考,又有利于他们获得图形变化方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在徐老师灵活的诱导下,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有趣、有序、有理。而且充分把握了学生的认知起点,给予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到了知识,展示了自己,提高了自己。
课上完了,徐老师向在座的各位数学老师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的反思。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她通过让学生数一数、剪一剪、折一折以及游戏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多种感官来参与认识多边形。她还关注了学生表达数学语言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强调了“有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几边形”。在做的过程中老师少说,让学生多说、多练,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如果能让学生再动手围一围的话,学生对四边形的特征会更加明确。 接着,二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姚元静老师做了本单元的教材解析,她结合徐羽老师的这堂课,谈了三点看法:1、梳理体系、把握结构,掌握重难点。2、了解学情,定位目标。3研读教材、理清教材编排特点给出建议。
最后,数学学科主任刘秋燕老师对本次校本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相信我们的每一次校本研讨,都将是年轻老师不断磨练、扬帆起航的新起点,同时也促进了其他老师的专业成长,为我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郑陆实验供稿 撰稿:沈艳华 摄影:沈艳华 审核: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