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天宁区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工作室研修活动在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举行。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的沈亚南老师和刘卫教师发展工作室成员、常州市正衡中学天宁分校王艺丹老师分别执教了大单元主题研究课。
沈亚南老师执教了《此心安处是吾乡——<饮酒>、<野望>整合阅读》。首先,沈老师开门见山的导入并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朗读会更有效果一些,接着老师指导朗读。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得更好,还在后面自然地引出了《饮酒》是古体诗、《野望》是律诗的分辨。接着,沈老师用了示例法,让学生去归纳概括两首诗的特点,描述两位诗人笔下的秋天。由于学生们的发言较为精彩,所以在后面的问题中,沈老师去掉了这个示例环节,充分体现了她的教学机智。在学习诗歌中,沈老师能够做到化用典故,随文而教,自然而然地把文体知识教给学生,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在后文的教学中,把两位诗人的生平诗歌进行对比,得出意象不同,因此意境也不同的结论。整堂课的师生互动,生生交谈频繁,沈老师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
接着是王艺丹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传记大单元教学》。王老师用视频导入新课,以热门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课堂的兴趣。然后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先概括知识性的材料,再让学生动手去写,去实践。整堂课下来,王老师交给学生练笔的时间非常充裕,学生的写作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写作前有指导,写作后有展示评价,王老师在最后也总结了:学写传记要做到“知行合一”。
两节课后,沈亚南老师和王艺丹老师分别说了课,常州市正衡天宁分校常婷进行评课,常老师说,首先,两位执教老师的此次的教学整合内容十分丰富,沈老师的古诗教学能够让学生“向意境更深处漫溯”,王老师的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边学边写;第二,两位老师设计情境教学的方法灵活。沈老师的课堂以点带面,让学生从阅读两首古诗到阅读一类古诗,王老师把课堂分成三个版块,结构清晰,框架合理,紧贴学生的学习实际。第三,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充实。沈老师是“沉浸式赏读”,王老师是“沉浸式写读”。
“我们的目标是要上‘有语文味儿的语文’”。江苏省特级教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吴伟星校长在点评两位老师的课时这样说道。虽然我们初中语文的大单元教学已经是在探索研究的阶段了,但是我们也要懂得“取舍”,要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专注研究某一方面,能把这方面研究透,钻研透,能够有所收获。吴伟星校长的话为我们本次天宁区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工作室研修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郑陆实验供稿 撰稿:方金晶 摄影:王涵、方金晶 审核:沈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