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青年教师成长营读书交流会
草长莺飞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4月9日周六下午,在红梅公园梦笔轩“龙博悦读小屋”,郑陆中心小学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热烈召开。邱金兰副校长、李志伟主任、以及青年教师成长营部分教师参加了交流会。
首先,喻易华老师带来《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的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 喻老师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繁琐的工作,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
孙红老师分享一个被转载千万次的故事《苹果树的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性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人一辈子大约做了两类事情:索取和给予。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给予和索取。这个个故事你或读过,但值得再细细品读:小到个人与家庭,大到人类与自然,体会感悟。
张丽花老师选择了《陶行知与乡村教育》一书,陶先生的几个理念深深的吸引着,激发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教育为公,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不带半根草去”……通过阅读,成为了陶行知先生众多的崇拜者之一。不是他创造了多少高深的教育理论,而在于他本身就是一座丰碑,用他的信仰、他的人格、他的事业、他的作为所树立起来的道德丰碑。他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自勉勉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师这个职业,理应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重。
潘琦老师分享的是《不做“教书匠”》,感觉就是听一名资深教师在谈教师的方向、约束、责任、上进、奋斗、专业、亲和与智慧,其中那些精致深刻的语言,恰如其分的小典故,娓娓道来,令我耳目一新,既然选择了教育这个事业,那就让我们倾注所能,痛痛快快地投入。教育者理应有第三只眼睛,那只眼睛叫学生。有了学生的眼睛,教育就充满了智慧,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那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
恽洁老师分享《教师的五重境界》,即: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和教自己,王姣老师则是阅读了《数学教学心理学》,借用心理学理论解释数学学习心理现象到数学教学心理自身理论建构与发展。
最后,邱校长做指导性发言,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与感悟,唯有保持内心的一股活力,生命才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这股活力从何而来,做个爱读书的人,做个善读书的人,让我们的心灵在当下这个浮躁和庸俗的社会里面寻求到一块栖息之地。
郑陆中心小学通过青年教师读书交流会,鼓励青年教师在广泛阅读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构建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郑陆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李志伟 摄影:李志伟 审核:邱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