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开展互联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为积极探索互联网环境下一对一的课堂教学实践,为孩子打造个性化的学习课堂。3月29日,天宁区互联网+时代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郑陆中心小学举行,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金燕南老师以及全区60多位小学音乐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是田艳玲老师执教三年级音乐课《顽皮的小闹钟》,田老师熟练地用智能手机操控着整个课堂,首先动画导入表现音乐情绪设计的各种形状的小闹钟,分段欣赏不同的主题,第一部分采用学唱的方式,通过i信智动课堂系统下发分句学唱、整首跟唱等多种形式的学唱视频,学生戴上耳机自主学习,用Garageband软件选择西方架子鼓伴奏;第二部分听音乐说感受,学生在iPad上用线条的形式来呈现情绪的变化,使得音乐联觉更加具象,在完整聆听乐曲环节,学生在iPad上拖动排序小闹钟,了解乐曲的结构;在拓展环节,学生自主选择聆听作曲家安德森的其他作品。最后,学生上网查找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分享管弦乐器的分类、名称,在管弦乐器的音色欣赏中结束。一堂课学生忙而不乱,学而不厌,在意犹未尽的管弦乐欣赏中结束。
第二节课《唱大戏》登场,卞莉月老师带学生戏曲的发声跟读《看大戏》,引出中国戏曲的丑角,进而导入到本节课的内容《灯官报灯名》,卞老师首先采用开放式的教学,下发视频音像资料,学生在iPad上选择不同的乐句、不同的身段造型分层次进行自主学习,学生把模仿的念白、身段在小组展示,接着,通过对比聆听,对报灯名中的重音、京味儿进行指导,师生边念京白边做身段完整表演,最后老师引出伴奏乐器钹、锣和板鼓等中国打击乐器,让学生先听Garageband打击乐器软件中的各种声音,再自主选择中国打击乐器跟着老师的板鼓节奏在iPad上模拟演奏,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断高涨,学生沉浸在京剧艺术的浓郁氛围中,直到课堂结束。
课堂进行中,听课老师们纷纷拿出手机或拍照或视频录像记录课堂的精彩瞬间,课后都感叹新技术的先进和现在孩子的幸福,特别是选择打击乐器伴奏时,Pad上的乐器软件更是弥补了不能人人手中有乐器的缺憾。最后金燕南老师就两节音乐课进行了点评,她首先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敢于尝试新技术的勇气,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在选择软件时要恰巧能够用到,做到真正的辅助教学丰富我们的音乐课堂。多引导学生用耳机听乐器的音色,找类似的音色,或者选择音色。就互联网+教学模式,金老师希望我们能够摆正音乐学科的底线,用我们自己学科的特点去芜存菁 。
互联网时代为我们的课堂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们相信,郑小教师心怀“数字化”梦想,立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脚踏实地,稳步前行!在创新、求实的教学探索路上,将会越走越有力。
(郑陆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田艳玲 摄影:李志伟 审核:邱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