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伊甸园》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吴伟星
公开课性质:常州市黄敖兴名师工作室研讨课
开课时间:2007年4月12日
师:有一首乐曲,曾是那样震撼我的心灵。这首乐曲是这样的——
(老师清唱乐曲《彩云追月》)
这首歌是我国广乐音乐——《彩云追月》。
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确,音乐是一种美妙的旋律,是人的“神、魄、魂、意、志”,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如果说,语言文字因为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而使它更具内蕴丰富的特点,那么,音乐以动人的乐音直接敲击着人的心房,以直接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令人如痴如醉,心动神摇!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当代女作家叶文玲是如何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的。
(老师有表情地范读课文,学生静静地聆听,进入叶文玲创设的迷人的艺术境界)
师:请同学们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1:本文描述了没有音乐细胞的我与音乐依依相关的几件事。音乐成为我灵魂的伊甸园。
师:说得不错!
生2:开始叙述我在生活中聆享音乐,后来叙述我与音乐的种种往事。
师:如说成“开始叙述我在生活中聆享音乐,后来叙述我与音乐结缘的种种往事”似乎更好。
生:(点头)
师:刚才两位同学言简意赅地归纳了本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作者以一个音乐门外汉的身份写我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的过程,抒发了我对音乐如痴如醉的挚爱之情。
师:你能找出本文起提纳挈领作用的抒情句吗?
生1:
音乐于我是横亘中天的明月。
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
音乐永远是我灵魂的伊甸园。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2:第二句是第10段的中心句,是抒情句,但不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师:对。那应该是哪一句呢?
生3:还有一句是第五小节——“在我的心目中,音乐典雅高洁有如耸立雪峰的冰花玉树,今生今世都难教我问津企及;但音乐又是那样的可亲可感,你或许不出多少行话,却决不妨碍你与她为友为伴。”
师:你对这句话情有独钟。这句话确实文笔优美,也确实是抒情句,但它是否起提纲挈领作用呢?
(生3陷入沉思)
生4:“如烟往事中,有多少绵绵密密的记忆与她依依有关啊!”
师:她说得对吗?
生:对。
师:很好。(完成板书)
音乐与我,是横亘中天的明月。
如烟的往事中,有多少绵绵密密的记忆与她依依有关啊!
音乐永远是我灵魂的伊甸园。
师:由此,我们可以把这篇课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第6小节总领7、8、9、10、11、12节,最后一小节独立成段,直抒胸臆,照应开头,点明题目。
文章思路是多么清晰啊!
师:看学案第2小题
本文主体部分叙述了“我”与音乐有关的几件事情。结合课文,你能补写完整下列句子吗?
(1)中学时童老师的音乐课 ,激起我对音乐的 。
(2)在没有诗情的时代,令我 的音乐 我的心灵。
(3)从文工团转业的提琴手演奏的音乐 ,使我产生 的感觉。
(4)音乐家夫妇谱琴练曲时的琴声 ,令我生出 。
生1:中学时童老师的音乐课出神入化,激起我对音乐的热爱。
生2:中学时童老师的音乐课出神入化,激起我对音乐的热情。
生3:中学时童老师的音乐课出神入化,激起我对音乐的兴趣。
师:都可以。
请思考第(2)句。
生1:在没有诗情的时代,令我酩酊不已的音乐抚慰我的心灵。
师:很好。我们这里根据文本填的是“酩酊不已”,平时我们在书报上经常看到的词语是——
生:酩酊大醉。
师:对。酩酊就是形容大醉。在这里突出音乐令我心醉神迷。
师:请思考第(3)句。
生:从文工团转业的提琴手演奏的音乐娓娓如诉,使我产生灵魂出窍的感觉。
师:对。
请思考第(4)句。
生:音乐家夫妇谱琴练曲时的琴声溶溶漾漾,令我生出欢欣。
师:很好。
师:让我们一起有表情地朗读刚才一位同学一见钟情的句子(第5小节)。
生:(有表情地朗读第5小节)
师:老师给这段文字写了批注,作为同学们写批注的参考示例。
(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参考示例”)
参考示例
句子——在我心目中,音乐典雅高洁有如耸立雪峰的冰花玉树,今生今世都难教我问津企及;但音乐又是那样可亲可感,你或许道不出多少行话,却决不妨碍你与她为友为伴。
批注——用抒情的笔调写出了“我”对音乐的独特感悟。分号前的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音乐的神圣、崇高,令人产生高山仰止之感;分号后的句子,用“但”字转折,突出音乐的可亲可感,生活中处处有音乐。
生:(有表情地朗读“参考示例”)
师: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让你产生情感的共鸣?为什么?请用批注的写法,找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并写出你感动的理由。(讨论时,要求同学们先有表情地朗读句子,再有表情地朗读批注。)
生:(各自找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写批注)
师:好,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1:
句子——小学时怎样学唱歌,不太记得了,中学时,却是每一堂每一节都如镌入心屏的画图,至今形象翩然;所学的每一首歌,照样还能哼唱,虽然唱得或许也如羊咩牛嗥,情绪却总很饱满。
批注——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中学时音乐课印象之深,写自己唱得不好听,但对音乐仍是充满热情。
师:自己唱得不好听,但十分投入。
生2:
句子——因此,儿时,即便听得有人将家乡的民间小调哼得像牛嗥羊咩,我也不觉得是否粗嘎难听;而每当小河畔高高低低的捣衣声和着卷篷船的桨声声声传入我的耳鼓时,我更认定那有板有眼的节拍便是生活不断的流水欢音。
批注——分号前的句子,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家乡农民唱的歌并不动听,但我却不觉得难听。以此来表现我儿时音乐氛围的匮乏,照应前文;分号后的句子,写出了我儿时听到的美妙音乐,写得十分生动。
师:是写我听到的生活中的音乐,以此突出了我对音乐的喜爱。
生3:
句子——老师姓童,其人一如其姓童颜童心。不知从哪得来的概念,我原来对镶金牙银牙的人有种本能的反感,以为那是奸商坏蛋的象征。童老师开怀大笑或放声高歌时,便总见几颗金镶银嵌的槽牙亮灿灿。却也怪,童老师嘴里闪金烁银,我非但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反觉得那是他高亢清亮嗓子的极合适的衬托。
批注——“老师姓童,其人一如其姓童颜童心”,浑然天成,略带诙谐。接着,由“我对原来镶金牙银牙的人有一种本能的反感”转入对童老师“闪金烁银”的赞美,以对比手法突出我对童老师歌声的无比喜爱。
师:“几颗金镶银嵌的槽牙亮灿灿”是细节描写。文到细处方传神!
生4:
句子——我缺乏音乐细胞是先天性的,并且我坚信自己在襁褓中也未曾聆听过什么摇篮曲,因为我的母亲和那时的绝大多数妇女一样,目不识丁且备尝生活的酸辛,她虽然性格豁朗并有一副八月金蝉似的高嗓门,却绝无吟歌哼唱的心怀和本领,因此,我所聆享的人间“第一乐章”,便只能是她哺养于我的丰醇乳汁和无度的疼爱。
批注——这一节作者虽然知道自己缺乏音乐细胞,但对音乐仍情有独钟。
师:尽管缺乏音乐细胞,尽管没有很好的条件,但仍然将享受到的乳汁和疼爱比作音乐,“爱”是一种音乐,音乐也表达一种“爱”!
生:(点头,表示认同)
生5:
句子——(最后一节)音乐永远是我灵魂的伊甸园。
批注——最后一句话,这句句子赞美了音乐,我是何等地热爱音乐啊!把音乐比作伊甸园,表现音乐对我无比重要。
同学点评:说得不错。我认为这样结尾还有一个特点:言简意赅,余味无穷。
师:对。
生6:
句子——音乐是兰竹,品既雅,花亦香;音乐是炎夏清风寒冬火,既能传递人间的温馨,更能点燃人生活的热情。
批注——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对音乐的感觉,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音乐赋予人的美妙感受,表达出了作者对音乐别具匠心的体验和感悟。
师:很好。这位同学从修辞手法效果的角度作了批注。这里的确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属于比喻中的哪一种?
生:暗喻。
师:对。
生7:
句子——和生4批注的句子相同。
批注——这一小节,作者说明自己缺乏音乐细胞,可是他却认为,享受到的乳母的爱,就像是音乐。可见,作者对音乐是多么挚爱。
师:尽管批注的是同一内容,但两位同学的批注各有千秋。
师:刚才同学们的批注都很精彩。同学们刚才的批注,都是从句子的角度来批注。平时,我们还可以进行“咬文嚼字”式的批注。
例如:
词语——溶溶漾漾
批注——溶溶,宽广的样子;漾漾,动荡的样子。溶溶漾漾,生动地表现了音乐家夫妇练琴时琴声的优雅,荡人心魄,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师:音乐如横亘中天的明月,让叶文玲为之陶醉、为之激动。在生活中,音乐又曾激励、感染、震撼了多少人啊!
结合课文,阅读下列两则材料,用生动的语言概括“音乐会对人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请一位同学出来有表情朗读两则材料)
生:读两则材料
材料一: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选自《月光曲》
材料二:
据中央音乐学院终生院长赵沨先生回忆:“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是: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听到用二胡演奏《二泉映月》时泪流满面的情况,并且以东方人所特有的那种虔诚的态度来说:这种音乐只应该跪下去听,并且真正的从椅子上顺势要跪下去,当我搀着他的手又把他扶在座位上之后,他又喃喃地向我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
——选自《阿炳》
师:我们要审清题目。要审清题目后再回答。
生1:音乐会让人燃起希望。
师:不错。还有吗?
生1:音乐会让人更好地了解自己。
师:很好。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1:我是从材料二中看出来的。具体的句子是——“他又喃喃地向我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
师: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二泉映月》,感到自己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音乐让他了解了自己:自己虽然是指挥家,并且指挥了这首曲子,但自己并没有真正从心底完全理解这首曲子。音乐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
生2:音乐可以使人与作曲家的心产生共鸣,走进作曲家内心的世界,并可以培养出人对音乐的无限乐趣,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你是从材料一中看出来的。很好。
生3:音乐让贫困的人们不为贫困而悲观失望,而且让他们超越自我!
师:说得不错。音乐让贫困的人们对生活充满热情!
生4: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有的音乐可以使人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克服这些困难,使人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坚强,音乐也可以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师:很好。“使人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克服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材料一,“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材料二。
生5:
我从材料一中,读出了:音乐可以打开盲女的想象之门,抚慰她痛苦的心灵,让她从音乐中看到了音乐所展示的美景。
我从材料二中,读出了:音乐可以震撼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使举世闻名的音乐大师深深折服,让他从音乐声中与作曲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师:说得十分全面。
不过,题目上还要求“结合课文”,我们还要找出课文中表现“音乐会对人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的句子。
生:(热烈地讨论)找出来啦!在第9小节,句子:“音乐是炎夏清风寒冬火既能传递人间的温馨,更能点燃人生活的热情。
师:对。审题确实很重要啊!否则,你的回答可能就不全面了。
生:(如有所悟)
师:老师也探究了这两则材料,想把探究的结果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在投影仪上出示老师写的一段话(仅供同学们参考)
音乐既能传递人间的温馨,更能点燃人对生活的热情;
音乐让普通劳动者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激起他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音乐让盲人仿佛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美景,激起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无比热爱;
音乐甚至让音乐大师本身都震撼不已,以致于泪流满面,激情满怀……
师:本文激情如火,文气贯虹,你一定感动不已。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你能有表情地朗读吗?相信你自己,展示你自己,亮出你自己!
(几位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
师:(结束语)音乐是声符奔撞的迷宫,音乐是情感涌溢的海洋,音乐是心灵弥散的空间,音乐是生命流转的记忆。爱音乐,你便更富感性和想象,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生命,更加富有蓬勃向上的青春朝气和活力!科学和艺术,需要付出和投入,需要细致和缜密,需要热情和激情……像作者叶文玲一样付出真情、热情和激情,你的人生一定会更加丰富和充实,你的未来一定会更加俊美和精彩!你也一定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灵魂的伊甸园”!
同学们,我们的未来不是梦,让我们为自己的美好未来、为自己的七彩人生而热烈鼓掌吧!
课后请同学们学习本文记叙和抒情水乳交融的写法,以“我和音乐”为话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同学们写出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生:(满怀信心地走出课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