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研究“声现象”的教学中:
在研究“固体能够传声”的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的是一个敲击衣架的演示实验。让每一位或每两位学生带一个衣架做一个学生实验,我认为做这样的学生实验并不合理且浪费时间,而改成演示实验,就有很多学生感受不到。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将胸卡带取出,让同伴用笔敲击胸卡卡片,注意听卡片发出的声音;再将胸卡带绕在两个食指上,将两手指插入耳朵,由同伴用笔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胸卡卡片,听敲击胸卡的声音,并且对比两种情况下声音的大小和清晰程度。与同伴交换再实验。这样做实验结果很明显: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且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效果好。当然,此实验也可以通过敲击桌面来完成。我想若两者结合起来使用,更能增强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胸卡还可以在研究音调时当作弦来使用。但在实验中只能改变弦的长短、松紧,效果并不很明显,所以不再研究。
二、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的教学中:
在“长度的测量”教学中,可以让每位学生都测量自己的胸卡的长、宽,然后比较所测量的数值。可以发现,每一位同学所测量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从而引出“误差”的概念。教材中要求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很多学生使用的刻度的测量范围都达不到书的长度,所以在使用刻度尺时就已经增加了测量误差。
在“身边的刻度尺”、“估测”的教学中,可以将已测量好的胸卡的长和宽,以及胸卡带的长度作为标准对其他物体进行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三、在研究“内能”的教学中:
在研究“做功改变内能”的教学中,大多数情况我们都是用双手摩擦或手放在衣服上摩擦来了解“摩擦做功”,这样做往往产生的热量不是很多,学生不能充分的感受到摩擦生热。而用胸卡带子在大腿上摩擦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产生较多的热量,学生对这一实验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四、在研究“电磁联系”的教学中:
在研究完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实验后,是关于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探究活动。使用现成的螺线管时,学生通过观察并不能直接了解螺线管的绕法,使得在学习和使用“安培定则”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介绍螺线管时,就应将螺线管的绕法演示给学生。通常教师会在一个圆筒上绕上直导线来演示,学生大多能听懂,但缺少亲身绕制的体验。我在教学中发现,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胸卡带子,绕在自己的手指或手臂上,学生较容易理解螺线管的两种绕法。然后假设有电流流过,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电流的方向将指向哪边,并且在练习中绕螺线管时不易出错。
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进行学生实验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在研究声音的音调时,将直尺压在桌面上,拨动直尺,听响度、音调的变化特点;在研究摆的教学中,可以用胶带让学生体验摆的运动特点等等。在学生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用身边的物体进行研究的学习体验,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分散难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就在你身边”。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望各位点评。
2008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