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第一课时教案
(设计:吴伟星)
杰克·伦敦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在绝境中顽强求生的精神状态,了解作者对人的生命力的歌颂,感知人热爱生命的本能,珍惜生命。
2、学习细致入微的描写,特别注意有关饥饿、疲劳和恐惧状态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意志的作用。
3、学会在小说阅读中把握基本情节,能复述故事梗概。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设计导入语:
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无法说清。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无法说清。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可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叹为观止。19世纪末,在美国北方领土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朗戴克一带发现了金矿。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淘金热”,可是幸运者毕竟是凤毛麟角,不知有多少人梦断在那冰天雪地的极地荒原里。就有这样一个淘金者,在寒风刺骨的茫茫荒原被同伴抛弃,没有食物,没有御寒设备,还伤了一只脚,身后又有恶狼尾随。他是怎样挣扎并生存下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热爱生命》中那一场残酷的人与自然之战吧!
二、基础知识
●字词 林
1.一瘸一拐(yīquéyīguǎi):形容行走时身体不稳的样子。
2.号啕大哭(háotáodàkū):形容大声哭。
3.转瞬即逝(zhuǎnshùnjíshì):转眼间就消失。
4.吮吸(shǔnxī):聚拢嘴唇来吸取东西。
5.半身不遂(bànshēnbùsuí):偏瘫。
6.蠕动(rúdòng):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资 料 库
作者作品 杰克·伦敦(1876-1916)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生于美国旧金山。他从小在一个既无固定职业亦无固定住所的家庭中长大。十四岁小学毕业,就辍了学,在旧金山和奥克兰一带以各种方式求生,亦以养家。二十岁时曾进加州大学读书,一学期后即因贫困辍学。1900年出版了第一个小说集《狼子》,立即誉满全国,那时他二十四岁。到1916年他年满四十时,已出版了五十一部著作,是很高产的作家。他的作品在当时独树一帜,充满阳刚之气,最受男子汉的欢迎。他的作品属于全体读者,不但普通读者欢迎,就是大家闺秀们也喜欢放下窗帘关上大门偷偷去品味他那精力旺盛、气势逼人的作品。他在现代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美国传记小说家伊尔文·斯通在他的《马背上的水手》里称他是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热爱生命》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资料 《热爱生命》是杰克·伦敦1906年写的短篇小说,全文约一万五千多字。小说描写阿拉斯加的克朗代克河的一个孤零零的淘金者。在广袤的荒野里,他的惟一的同伴抛弃了他,他已经有两天没吃东西,并且迷了路,他的两脚早已皮开肉绽,鲜血淋淋,他的枪没了子弹,他的胃也失去了知觉,他已经筋疲力尽,不是靠两脚走路,而是用手脚在地上爬了,他吃的是雪水,睡在露天,雨雪淋湿了他。在荒野的六天六夜中,他仅吃了一二条水塘中银白色的小鲦鱼和四只刚出壳的小松鸡。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在他奄奄一息时,有一条病狼却时刻尾随着他,舔食着他留下的血迹,觊觎着他的肉体。最后淘金者用智力和毅力咬开了病狼的咽喉,凭着意志吮吸了病狼的血,并坚持着爬到了大河边。最后,他在大河边被几个科学考察人员救起,他在与大自然的拼搏中活了下来。
《热爱生命》没有离奇曲折的情节,没有轻松抒情的笔调,但却使人慨然以悲,欣然以喜。困难——奋斗——前进,是这篇小说的主旋律。
三、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课文,粗通大意。
2、让学生复述情节,归纳梗概,把握内容。
(1)请同学扼要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提示:注意表示时间的词句,概括了解主人公在短暂而又漫长的时间中痛苦煎熬的情形;感受人物强烈的求生欲望和生命本身巨大的潜在能量。
复述情节,归纳梗概,把握内容。
扼要复述:《热爱生命》的主人公是一位“硬汉”式的淘金者。他受伤后,被同伴抛弃,忍受着极度饥饿和寒冷,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始终不放弃生存的希望,以驯鹿剩骨维生,历尽艰辛,发现海边大船。努力爬行,遭遇病狼跟踪。殊死搏斗,最终咬死病狼,战胜了死亡。
(2)请同学讨论课文展现了哪几个画面?主人公在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
提示:课文首先写到主人公恐惧的心理,因为狼嚎的声音而恐惧;到傍晚产生了矛盾的心理,死也许就是解脱。以后的几天中,他凭着生命的意识前进,在极度虚弱时,他看到了希望——大船,同时了遇到死敌——病狼;于是出现人狼对峙——同样虚弱的对峙。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他靠近了大船,看到了生的希望,而人与狼也开始挑战生命的极限,进行一一场闻所未闻的生死决斗。
明确:(板书)
饥饿觅食 (恐惧、矛盾)
产生幻觉 (激动、麻木)
遭遇病狼 (极限的超越)
战胜病狼 (生命的顽强)
3、请学生讨论:主人公靠什么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明确:
极度寒冷——用白铁罐子烧热水;
极度饥饿——砸鹿剩骨、吃沼泽浆果;
极度疲劳——内在的生命力逼着他向前爬;
右脚伤残——膝盖和脚鲜血淋漓,撕衬衫来垫;
饿狼尾随——时昏时醒,努力提防。
4、划分本文段落,概括每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22)写他陷入绝境后面临的种种困难。
第二部分(23—41)写他在死亡线上挣扎。
第三部分(42—44)写淘金者终于被捕鲸船上的科考队员发现并获救。
5、据此,请同学大致感知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文章歌颂了生命意志的顽强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四、小结
1、本文是一曲弘扬生命的赞歌。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生命的珍爱。感受到了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这种能量让你不管面对什么,哪怕是吞噬你的荒野、野兽,折磨你的饥饿、疾病,你都能勇敢地战胜它们。生命永远与我们同在。
2、课后请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互相质疑问难,在原文上作好批注,并复习小说的有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