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碎想
——参加学术沙龙活动点滴
2009年12月25日,我到东青实验学校参加了武进区312工程初中语文教师学术沙龙活动,颇受启发。
这次学术沙龙活动的主题是《语文课因 而精彩》。在常州市武进区教研室张立成老师的主持下,来自武进区各学校的老师均各抒己见,自由探讨,大担表达,论题有:《语文课因语文味而精彩》,《语文课因共鸣而精彩》,《语文课因朴实而精彩》,《语文课因倾听而精彩》,《语文课因“追问”而精彩》,《语文课因范读而精彩》,《让“点评”扮靓你的课堂》,等等。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史梁珍老师的《语文课因朴实而精彩》。史老师的主要观点是:朴实的课堂,不依赖多媒体;朴实的课堂,拒绝肤浅阅读营造的热闹;朴实的课堂,不让“形式”喧宾夺主。等等。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一切真正的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纯朴是艺术作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就其本质而言,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装饰和雕琢。”看看我们现在的语文公开课,形式越来越多,越来越追求标新立异,但却忽略了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忽略了实实在在的诵读、感悟和体验。我还是十分钦佩余映潮老师,他主张:“学生活动充分,语言积累丰富”,但他的每一堂课例,都实实在在,都突出思维、语言、朗读。就如导入课文吧,余老师往往开门见山,绝不为导入而导入。纯朴,也许不标新立异,但却很实在,很草根,很真实。
我感到本次学术沙龙活动,以半命题的形式确立了活动的主题,既定方向,又有一定的自由度,让每位与会教师都有感而发,娓娓而谈,充分开发了各校的优秀教师的资源,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与会代表边听边思,即听也讲,有效互动,共识共享,激发了教学智慧,点燃了学术研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