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一、每学期初,各备课组应制订好本学期实验计划,由实验员负责统筹安排,排出实验室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安排表。
二、任课教师应按照实验计划按时开足开好演示实验课和学生实验课。
三、实验前,任课教师应提前一天将实验通知单递交实验员,以便及时准备好需要的器材。
四、教师借还仪器,要填写仪器借还登记表,用完后及时归还实验室。如有缺少或损坏,应向实验员说明情况,并及时填写仪器报损记录。贵重仪器缺少或损坏,要追查责任,由责任人负责修理或赔偿。
五、学生实验课,任课教师要事先指导学生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有充分的知识准备。
六、学生实验课上,要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学生进出实验室要有良好的秩序。
七、指导学生按实验要求规范操作,使用危险品或220V电源时,更要注意安全,杜绝事故发生。
八、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凡因粗枝大叶、违章操作而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并作好记录。
九、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好仪器药品,并作好使用情况记载。教师应检查仪器是否齐全、完好,如有仪器损坏或遗失者要照价赔偿。
十、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及时批阅后交实验员汇总保管。
十一、任课教师使用实验室后要关好门窗,切断电源,检查水龙头是否关紧。
学生实验守则
1、实验前,要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要有充分的知识准备。
2、上课前有秩序地进入实验室,依次分组就座。自觉遵守纪律,不拥挤、不喧哗,不追逐打闹,不随便离座,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不带零食等无关的物品进实验室。
3、检查桌上仪器是否齐全、完好,发现缺少或破损应主动告知老师,及时补足或更换。
4、服从安排,独立操作,仔细观察,勤于思考,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则,杜绝事故发生。详细做好实验记录,课后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5、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凡因粗枝大叶、违章操作而造成损失者要追究责任,仪器损坏或遗失者要照价赔偿。
6、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仪器药品,并作好使用情况记载。
7、将实验凳放入桌下,有序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备物质条件,必须切实管理好,确保实验教学正常进行。
一、实验室要专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压、防磁、防腐、避光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二、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科学管理。教学仪器设备要按国家颁发的《配备目录》分类、编号入帐。各种仪器、标本、模型、药品应根据不同性质、性能和要求分科分类存放,定橱定位,一橱一卡,做到帐、卡、物三相符,每学期普查一次。
三、对新添置的仪器设备,要及时拆封核对,放入相应的橱内,填写橱卡,并记入仪器分类帐。
四、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设专橱、双人双锁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实验室仪器、药品等未经领导批准一律不予外借,若借用需办理手续,定期归还,并检查是否完好。
六、每年年底,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等有关人员对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一次清理,填写仪器总帐。对不能正常使用的仪器进行修理维护或报废,填写仪器报损表并交主管校长审批。
七、实验室管理人员如有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必须由移交双方交接,教导主任监交,三方签字后生效。
八、仪器损坏赔偿处理:
1、凡属质量问题或自然老化而引起的仪器损坏,免于赔偿,但必须向有关领导汇报,可作报损报废处理。
2、实验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不慎损坏仪器,一般免于赔偿,但要如实填写仪器报损表。凡属违规操作或其它失职现象造成的损坏,应照价赔偿。
3、学生做实验时,如有仪器损坏,应登记造册,照价赔偿。
4、经鉴定确已丧失价值的仪器除低价、易损、易耗物品,实验人员可直接注销外,其它均需办理报损手续。
实验教师岗位职责
一、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好各种台帐资料,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每学期编排好实验计划,协助任课教师准备好演示实验仪器,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辅助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实验课质量。
三、开放实验室,积极协助学科教师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四、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刻苦钻研业务,参加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活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五、熟悉各类仪器,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
六、认真做好新添置仪器、药品等的验收、登记工作,对药品仪器的购置提出建议。
七、做好实验室的保洁工作,保管好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每一次实验结束,要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八、制止一切违反操作规程、损坏仪器和浪费药品的不良行为。
九、对灭火器、防盗门窗、危险品柜、贵重设备等安全设施、重点部位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
十、每学期期末,要将实验室台帐进行整理,实验记录单、实验通知单、学生实验报告等装订成册,做好实验室工作总结。每年年底,协助教导处对仪器进行全面清理,做好实验室仪器总帐、仪器报损表等,并按规定做好报损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