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以研究性学习带动教学方式创新》
发布时间:2009-10-09   点击:   来源:   作者:顾建民 / 楼程富

 

以研究性学习带动教学方式创新
顾建民 / 楼程富
就国际比较而言,我国本科教育既有优势又有不足,能力培养是我们的弱项,特别是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尽管这些都是老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在高教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时势下,这些老问题凸显,亟待重新认识和深化改革,力争有所突破。
一、教学重心转移:从教到学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以书本、课堂和教师“三中心”为主要特征。各级学校教学大都是在课堂上围绕书本知识教师讲、学生听,学生从小到大不但适应而且依赖这种注入式教学。久而久之,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训练,重视教师说教而忽视开拓创新,重视经验传统而忽视开拓创新,几乎成了一种习惯而难以改变。20世纪以来,尽管受西方教育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多重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在理论上曾经受到无情的批判,在实践中几度濒临全盘否定的地步。然而,风云过后,教学模式依然如故,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教学模式缘何难以转变?个中原因错综复杂。过去,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小农个体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形成了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中庸之道、信而好古、尊卑有序等原则为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历史文化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统一性、计划性和指令性的特征又使传统教学模式获得了适宜的现实土壤。如果说,在以往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的计划经济时代,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及负效应尚未充分显现,那么,在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转型逐步深,改革创新愈重要之时,传统教学模式再不根本转变就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正因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教界明确提出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并在高校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拓宽专业口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等方面确有明显进展。但是在革新传统教学模式上决心还不够大,办法还不够多,效果还不够明显。究其成因,可以罗列一大堆,但带有根本性的原因却是教学观念没有转变到位,教学关系没有真正摆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尚未普遍确立。且看,时下许多高校的教学改革大都围绕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做文章,许多教师的骨子里面往往以知识权威自居,不时摆出说教训导架势,在教师居高临下的威严面前又有多少学生敢于质疑发问。在这种教学氛围中,以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无从谈起。
显然,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改革,必须对教学关系、师生关系进行正本清源。从发生学意义上说,教师的教是因为学生的学而存在,故而须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学生独立的学为归宿(即所谓“教是为了不教”);进一步说,教师的教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而不是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当今颇有影响力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一个建构客观世界的概念体系,个人知识的形成不是取决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而是取决于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而形成的理解。也就是说,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他人的帮助和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为此,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这种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也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样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学习方式,它不但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而且也有助于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因而值得大力倡导。
二、使研究性学习成为标准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个新概念。如同素质教育一样,最初出现于基础教育阶段。后来不少学者很快认识到,“将研究性学习局限在某一教育阶段或某些特定的课程教学实践中,都是对研究性学习的曲解。作为一种学习理念研究性学习应该贯穿在各个教育阶段和不同的课程当中,在高等教育阶段,更应提倡研究性学习。”笔者完全赞同这一看法,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人们对不同时期实践形态的研究性学习恐怕并不陌生。
早在19世纪初,以德国教育家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者创办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研究与教学统一”等原则,在此影响下,德国大学的师生或通过实验室(理科),或通过研讨班(文科)一道从事学术探究,从而将教学与研究统一起来,确切地说通过研究进行教学。在这种研究型大学中,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学生培养问题,学生本身也是研究者,并在研究过程中完善其修养。
伴随知识激增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这种完全意义上的师徒式的研究性学习难以为继,面对量大面广的本专科学生,系统讲授法由于具有知识容量大、通用性强、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但它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有鉴于此,自20世纪60年代起,加拿大、美国等国的大学医学院开始倡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简称“PBL”),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不但在医学院大获成功,而且迅速在欧美国家的商学院、工学院、教育学院等专业学院得到推广应用。
为了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现有的教育资源,促进教学与研究密切结合,回应现代社会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关切,美国提出了改革本科教育的十大对策。其中第一条便是“使研究性学习成为标准”,意义有两点:一方面,“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为基础而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学习,因而比起洪堡式的研究性学习和PBL,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普适性。另一方面,一旦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标准”,研究性学习就不再局限于某些专业、课程或环节,而提升为一种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的普遍学习方式。
反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实际,倡导研究性学习,并使之成为标准,同样很有必要。我们理解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课堂、网络、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既是学习方式,又是教学方式。作为学习方式,它以问题为基础强调学习过程的独立自主性、学习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习内容的综合开放性,将掌握知识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释疑解惑中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作为教学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者。总之,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多维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实施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的转变,既要更新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又要改革教学制度和管理方式,构筑研究性学习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构建研究性学习体系
构筑研究性学习体系,一方面是“使研究性学习成为标准”,另一方面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学校层面上系统设计、全方位推进研究性学习。以丹麦奥尔堡大学最为典型,立志教学模式创新,致力于突破教师讲、学生听,按学科组织教学的封闭式教学体系,在全校范围内推行以问题为中心,按课题组织教学的开放式教学体系,使课题工作在纵向上贯穿于大学教学全过程在横向上贯通各门课程的学习。
在专业层面上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进研究性学习,以加拿大PBL模式为代表,不仅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学教育所采用,而且已经推广到其他专业的教学过程,例如: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工学院的设计教学多少受其影响,且有由点到线到面的改革趋势。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思考和交流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美国大学的经济教育为范例。该模式有五个特征:一是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上课时,师生把桌椅围成圆圈或半圆状,在空间上营造了一个以交流和讨论为主要形式的授课环境。面对面的倾听和交流,有助于消除紧张感,培养课堂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二是强调听讲、思考与提问,淡化做课程笔记。教师在课前将教学内容或重点作为资料发给学生,便于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的思考和提问,而不必埋头做笔记。三是布置案例,组织课堂讨论,教师将案例发给学生,但不急于透露问题的症结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果,而是把这些疑点留给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四是结合课程内容,穿插课堂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五是让企业家走进课堂现身说法,丰富学生的鲜活知识。
通过鼓励和资助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来推进研究性学习,久负盛名的当属MT的本科生研究机会(CROP),它为广大本科生提供了利用课外时间自主科研的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而且对课堂教学改革也有抢劫作用,该计划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现已推广到欧美国家的许多大学,我国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已经实施多年。
这些教学创新实践,尽管在改革层、性质、策略上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强调学生主动的探究学习,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并且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大学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通过对拔尖班学生进行单独组班,在特殊培养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的新路子。继1998年四校合并后,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初步形成了“一主体、二侧翼、三平台”的研究性学习体系。
一主体”即在全校范围内倡导多维的研究性学习,包括课堂教学、网络学习、交流学习、专题研究、综合研究与设计、生产实习、初值实践、竞赛学习、陶冶性学习等,转变教学模式,按原定计划学习渠道,强化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研讨,将学生被动的接爱式学习转变为自主的探究式学习;在网络学习中,通过向学生提供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实现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交流学习中,通过为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和机会,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等等。
二侧翼”指的是办好创新试验班及全面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浙大从1985年起陆续创办了工科混合班、工程高级班、创新创业管理强化班、文科综合班等,在优秀学生群体中率先探索研究性学习,积累大面积推广的经验。从1998年起,学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在全校各专业各年级中进行学生科研立项,有力地抢劫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三平台”是指着力构造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平台、网络平台和政策平台。近年来,学校三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一套基础宽厚、学科交叉并体现各学科专业文化和思维的课程体系,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以“宽、专、交”为特征的知识平台;通过数字图书馆、学校行政网、教学资源网、精品课程网、教学成果网及各学院相关网站等校园网络建设,为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找寻了一个跨时空的网络平台;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政策平台,引导和激励师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推行研究性学习,转变教学模式,是一种深刻的教学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深入下去也会遇到更大的挑战,但更大的成绩往往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毋庸置疑,全面落实研究性学习必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才培养的老大难问题。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