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在研究性学习中活跃英语课堂
发布时间:2010-03-23
点击:
来源:
作者:叶丽芬
在研究性学习中活跃英语课堂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叶丽芬
摘要: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个性、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其动态交际活动的生命力。
关键词:兴趣、主体、问题情境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六年。在教我的第一届学生时,我发现自己上课存在很大问题。很多时候,我本来觉得自己在上课之前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可是到教室里一上课,却发现远远不是那么回事。初一的时候还好,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参与性很高。可是到了初二、初三的时候,课堂气氛很沉闷,举手回答问题的的人寥寥无几。学生的反映糟糕得我只想好好骂学生一顿。久而久之,我就忍不住想:这帮学生的素质实在太差,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回答,简直无药可救。当我把整个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罪在学生头上时,是好好安慰了自己一把,可是心里却老是隐隐不安。
难道真的无可救药了吗?应该说是我无可救药了。难道仅仅是考虑教师自己的需要吗?我为了完成紧张的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急于把当堂课的知识重点灌输给学生。不知什么时候,“学生”这一课堂主体却被我忽略掉了。
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教师、学生、教材。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而教师面对的最直接问题就是怎么教。许多外语教学行家的共识是“教必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是在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合的一种方法,它能使学生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是主体参与的条件和关键.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二、问题情景的概念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其活动,产生于对知识的需要与追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时,也就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供或学生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认识上便产生了知与不知的矛盾,出现了求知的内在动力。主动地看书、感知实物、听教师讲解,开展积极的认识活动,去寻找正确的答案,科学的结论。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理想气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景,活跃课堂的有效策略
今年我刚刚送走了我的第二届学生,在中考中我所教的两个班的成绩都很理想。比起第一届学生来说,成绩有了极大进步。我吸取了教训,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课堂效率提高。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做法。
(1)创设一般的问题情境
例如, 在教学8A Unit4 Integrated skills 对话课时,我是这样一环套一环地创设问题情境的:
Ⅰ. Presentation
1. 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wild animals?
2. If somebody likes wearing clothes mde of animal furs, how should we stop him or her?
(以上问题遵循了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即围绕教学目标发问。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说说如何保护野生动物时,激活学生对protecting animals话题的兴趣,为下一步听对话做铺垫。)
Ⅱ. Practice
Today we’re going to listen to a talk between Millie and her mother. Millie’s mum likes wearing furs. Millie wants to stop her.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r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is Millie’s way to protect wild animals?
2. Why can this way protect wild animals?
(以上遵循了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则,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对本课对话有初步的了解。)
Ⅲ.Discussions:
We have learned some expressions to...?
此问题较上面的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对这个对话内容进行归纳后再总结,因此放到最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这一问题的回答。
(2)创设激发想象的问题情境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是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的表象创造新的形象。
例如,在7A Unit 1 Dream homes- Main task 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我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1. What does Simon’s dream home look like ? What about Millie’s?
2. What does your own dream home look like?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自己的观点尤其是第二个问题在小组内讨论后对全班进行表述。
(3)创设诱导学生主体自主参与的问题情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教学必定是参与型的教学。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运用语言知识,才能形成交际能力和发展其他相关素质。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他们会主动进行交流并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只有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的主体,才能在参与过程中发展英语语言素质。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个性、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没有强烈的动机、良好的心态和创新意识,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英语课堂交际活动。
在进行9A Unit2 Colours- Integrated skills对话的教学时,我是如此来创设情境诱导学生自主参与表达观点的。
T: When people want to give others their advise, what expressions do they usually use?
Ss: I think You should…, Why don’t you…, How about…, What about…, You’d better…, In my opinion....
T: That’s excellent.(板书以上句型)
Let’s do some practice. Would you please give your advice by using these expressions? Tonight, I will go to join my friend’s birthday party. I want to know what to wear.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Let’s do some practice. Would you please give your advice by using these expressions? Tonight, I will go to join my friend’s birthday party. I want to know what to wear.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以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作为内容来组织课堂交际活动,而非单纯的操练句型。)
S1: I think you should wear a dress.
S2: In my opinion, you can wear jeans and a blue shirt.
S3: You’d better not wear jeans.
S4: Why don’t you wear a red dress with a scarf.
S5: How about wearing an orange shirt and a pair of jeans.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教师的套装畅所欲言。)
T: Oh, really? In what way?
S6: I think a dress with a scarf is better . Would you like to come to my house and have a look at it?
T: I’d love to. Thank you. I’m sure your mom has a good taste for clothes.
S6: So she does. Thank you.
(与学生进行互动性交谈,在交际中掌握句型。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此句型的操练中,学生很高频率地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在所创设情境的诱导下,学生迅速就进入了角色,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课堂的交际活动中来,在参与中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语言知识的规律,发展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学生口中主动说出来的英语,远远胜过被动灌输的现成语言知识,因为这是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的结果。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才真正被赋予了动态交际活动的生命力。
四、结束语
创设问题情境,必须考虑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英语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对话与描述、阅读与写作等技能的训练创设最佳学习情境。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想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就要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多一些教育的智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英语课堂才能真正的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教育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8.1
《论科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第284页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