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实现有效作文评改
发布时间:2011-05-03
点击:
来源:
作者:沈亚南
实现有效作文评改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沈亚南
一、背景
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写作作了很好的概括: “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而不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文学家的文学创作能力,虽然也不应当排斥少数中学毕业生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的可能性,并且应当注意发现有这方面才能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学生作文“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的基本措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作文评改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与习惯,进一步掌握写作方法,领悟写作规律,实现有效作文修改。
二、创意
修改作文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仅要启发和培养学生想改、肯改,还要训练学生能改、会改、善改的能力。要把修改的方法交给学生。
一篇作文,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要求是多方方面的,而中学生修改文章时,常常顾此失彼,丢东忘西。有时顾了层次又忘了中心。为了避免这一点,我把修改作文的方法叫做有效作文评改。
一篇作文,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要求是多方方面的,而中学生修改文章时,常常顾此失彼,丢东忘西。有时顾了层次又忘了中心。为了避免这一点,我把修改作文的方法叫做有效作文评改。
有效评改是针对无效或低效而言,是作文评改的价值追求。离开了有效,我们的评改就没有任何意义,学生的写作素养就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要实现作文的有效评改,理解作文评改的内涵与内容、明白作文评改的目的与原则是前提,推进作文评改方式的改革、提高作文讲评效率是关键。
三、措施
1、专人负责。
本项目专门由集团内部一位校级领导负责并主持,统筹安排活动全过程,并起到引领研究的作用。
项目负责人:江建林
项目成员:各语文老师
参与对象:全体学生
2、有效评改。
作文评改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有效评改包括如下几种:从使用的器具看,主要有书面评改和口头评改;从教师评改的角度看,有“背靠背”的背改和“面对面”的面改;从学生参与的角度看,有学生自改自评、学生互改互评和师生互动评改;从对“评”和“改”关系处理看,有精评细改、精评略改或略评精改、只评不改。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作文评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甚至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体,采用多种评改方法,这就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
同时,年级不同、作文类别不同,评改的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提出建议如下,供参考。
表一:7-9年级作文评改方式建议表
年级
|
师生参与评改的程度
|
评改的方式方法
|
目的
|
七(上)
|
教师评改为主,学生适度参与。
|
书面评改为主,辅以学生小组互改;精批细改面要较大。
|
给学生示范,让学生明确评改的内容和方法。
|
七(下)
|
教师评改与学生互改相结合。
|
适度引进口头评改;学生小组评改为主;教师精评略改。
|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
八(上)
|
学生评改为主;教师评改为辅。
|
学生小组评改为主;学生自改和教师精评略改为辅。
|
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基础上学会评价。
|
八(下)
|
学生评改为主,教师评改为辅。
|
学生小组或相互评改与学生自我评改相结合;教师略评。
|
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
九(上)
|
学生评改为主,教师评改为辅。
|
学生自评自改为主,兼以相互评改;教师适当略评。
|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
|
九(下)
|
学生评改为主,教师评改为辅。
|
学生自评自改为主,兼以学生互评;教师只评不改。
|
培养学生评判、评定作文的能力。
|
以上评改方式体现了作文评改的阶段性、梯度性和渐进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作文评改水平的实际状况,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评改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是可以运用于写作教学实践的。
表二:三种类型的作文评改方式建议表
作文类型
|
规格作文(课堂作文)
|
随笔作文(课外练笔)
|
口头作文
|
评改方式
|
教师精批细改与精评略改、略评略改、只评不改相结合;以学生评改为主;要注重面评面改。
|
学生相互评改与教师略评略改或只评不改结合;要有一定数量的面改。
|
口头评改;教师评改与学生互改结合;当面口头评改。
|
注:规格作文、随笔作文和口头作文是著名特级教师杨舜山先生提出的。
作文类型不同评改方式也应有差异,切忌出现随笔作文(课外练笔)评改的真空,忽视规格作文(课堂作文)的面评面改和口头作文的互评互改。涉及到规格作文(课堂作文)的具体评改,建议采用如下步骤和方式:教师面评面改——学生自评自改——学生相互评改——教师评改——集体评改。这样让每一次的作文训练起到扎扎实实的成效。
四、预期目标
1、通过正确的评价,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
2、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自我修改的愿望 。
3、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双边批改,以批促改;互批互改,以助促改。
4、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