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教学反思>>文章内容
重视细节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
发布时间:2010-10-23
点击:
来源:
作者:邵一锋
重视细节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邵一锋
上星期听了姚校长的一堂物理课:《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我已经上过了,感觉书本的内容很少,讲了半节课就差不多讲完了。于是我就让学生反复的记忆、理解这节课的有关概念,争取在课堂上就能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给消化掉。在下课前的几分钟,做了一些巩固练习。我自认为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还不错,但是当我听过这节课后,我马上就有了很多的想法。就是他在课上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时我在上课的时候没有注意的,正是这些细节的地方,使得他的这节课特别充实,反过来想想我的那节课,好像比较的空洞。而且也正是这些细节的地方,使得课堂有了很多精彩之处。学生也因此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其实我每次听他的课我都有这样的感觉,感觉学生理解的更好,掌握的更牢固。我都有一种想照着他的方法去重新上一遍的感觉。
下面我们来谈谈姚校长的细节方面:
首先教师的语言很有导向性。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问题,也有一些值得去深思的问题。也就是面向了全体的学生。而且我注意到有的问题的提出是有一些铺垫的。例如:在讲到光在空气中如何传播的时候,教者没有直接提问,而是先问在扫地的时候,光如何传进教室的。学生马上就想到那个在扫地时候光传进教室的那个情景。而且也很自然地解释了为什么在做实验的时候要在玻璃容器中放一些烟。这样便可以看清楚光的传播路径。体现了教师在处理一些细节方面的素质。
其次,教师的板书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教师的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个行为都会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比如说; 在画光线的时候,每次都是比较规范的直尺画出光线,标上箭头,而且讲清楚光的传播方向。这样学生以后画的时候就会比较规范。相反,如果老师在要求学生的时候,自己反而在黑板上信手拈来的话,学生就会模仿,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回想以前我也曾经多次的听过姚校长的课,想到他在讲计算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的规范,这样对学生找到条件,进行计算有很大的帮助。
再次,擅于抓住课堂上一些细枝末节,把它转化成教育资源。比如:物理上的专业术语和描述临界状态的专业用词比较多,学生常常口语化或根本不注意,回答问题不严密,这时教师会立即纠正,让学生使用物理用语。并且每次碰到这样的问题,教师都会不厌其烦的进行纠正,不管多少次。时间久了效果就出来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用语规范很多。
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每次姚校长的学生考试时,都有很多的满分,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他对这些细节的重视,抓住每一个细节不放,才能有这样的结果。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还会碰到很多的细节问题,我们要能够及时的发现并且重视起来,把它转变为一种教育资源,那学生就会从中有所收获。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