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教学论文>>文章内容
一堂学生自己上的课
发布时间:2010-07-03
点击:
来源:
作者:许小云
一堂学生自己上的课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许小云
1、问题的提出
学习了第四单元“多彩四季”,尽管老师对如何写好写景散文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了方法的传授,但很多学生印象不深,更谈不上用到作文过程中运用了,为什么上课效果收效如此微薄?
2、问题的症结
课后,我找了一些学生,询问他们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得知他们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根本原因。因为缺少自我参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学得快,忘得也快,更别说具体运用了。于是,我想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启发诱导,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有一位名人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就是由自己去发现﹑理解,这样获得的知识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来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去发现新的问题,探求新的知识。试试看吧。
3、问题的解决(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有(与学生一起回忆)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三峡》,他们都属于写景散文。今天我们就来总结写景散文怎样才能写得好。请每一小组同学交流星期天搜集总结的材料,并请一位同学执笔将同学发言记录下来,待会儿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
师:请同学上台交流。
生(俞萌):今天,我代表我们这一小组要讲两大点:一、什么是写景散文;二、怎样写好写景散文。写景散文(略)要写好写景散文:一要抓住景物特点,而其前提是要仔细观察景物,如《春》作者抓住春富有生机,万物复苏的特点来写;《济南的冬天》作者则抓住冬天“温情”这一特征来写。二要用具体事物的具体特点来表现景物特点。三要安排好写景顺序,可按时间顺序、方位顺序、部分到整体、远到近的顺序写。
师:俞萌一组同学归纳得非常到位,尤其是什么是写景散文的归纳。继续。
生(彭维):要写好写景散文必须:1、仔细观察2、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春》就综合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写景物。3、抓住景物的动态美,如《济南的冬天》作者写济南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用一“传”字,准确表现了学、草盖山的状态,又引起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的比喻。4、抓住景物的静态美5、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师:彭维一组同学归纳得很细,他们强调写景应该抓住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生(戴铭惠):我们小组研究讨论结果是:要写好写景散文。1、必须抓住事物特征,写出它别具一格的特点,当然前提必须进行细心观察,写作时调动多种感官,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并用修辞手法进行点缀。2、有一定的空间顺序,选好观察点。3、写景必须情景交融,这样才能有感染力,让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济南的冬天》疑问,作者在写济南景物时包含了对济南的深深喜爱之情,让读者深受感染,感同身受。
师:戴铭惠一组归纳出了前两组同学所没有发现的内容,他们强调写景散文必须情景交融。
生(林银):我们一组要讲的前面几组已经全讲到了,这不公平(学生笑)。
师:(笑)你们一组还有没有其他发现。
生:我们强调一点,写景散文必须有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虚情假意。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确实如此,情感的抒发必须是基于作者对景对物的真实感受,不能假大空,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有一组呢?
生(张伟鸿):我们没什么其他补充了,要讲的他们都讲了。
师:那么你能不能为本节课总结一下呢?
生(张伟鸿):好的。写好写景散文首先必须要仔细观察事物;其次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照一定顺序来写,还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来写;还需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多角度进行描写;还有需要有丰富的联想、想象。最后写景散文必须融入作者的真情实感,做到情景交融,以情感人。
师:张伟鸿同学总结得很有条理,也很全面,说明他们一组准备很充分,他听得也很认真。今天的课反映同学们昨天材料准备充分,上台的同学落落大方,表达清晰,值得表扬。学以致用,今天我们就把学到的方法用到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写一种植物,尽可能多的用到学到的方法。
第二天学生作品。
小草
烟花三月,正是百花争艳的时节,而在姹紫嫣红的色彩中,则是默默无闻,不骚首弄姿的绿草。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在一场春雨的呼唤下,小草象一群顽皮的孩子从被窝里钻了出来。它们有的出现在石缝里,有的出现在墙角边,还有的从沙地中探出小脑袋。它们在笑,在嚷嚷,在向世人宣布自己的到来。……有时看见它们头戴一朵白色小花,我想,那就是它们的皇冠吧,闻上去还有淡淡的香味,好一顶芳香四溢的花冠。
到了夏天,顽皮的孩子逐渐长成了小伙子,小姑娘。白天,它们对炎炎烈日毫不避易,充分彰显出它们年轻旺盛的活力,到了晚上,田园音乐家——青蛙为小草们奏起了华尔兹舞曲。随着动人的音乐,伴着清凉的晚风,小草们在星空下跳起了舞蹈。它们似乎在向世人宣告:“能够为他人服务,我们真快乐”
天气转凉了,小草由青葱变成枯黄,下霜了,小草披上了一件白色晚礼服,参加它们集体的最后舞会。你千万别以为它们从此跟你“say goodbye”了,其实它们只是暂时回到被窝,为来年春天重新破土而出蓄势待发,等到来年第一声春雷后就万箭齐发,冲出地层。
小草是坚强的,它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创造辉煌的一生,更是奉献的一生。
生活中,又何尝缺乏有着小草精神的人呢?老师、工人、解放军……
我也想做一棵小草!
4、课后反思: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尝试着真正的,完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效果出奇地好,讨论热烈,上台发言的学生仪态大方,表述清晰,总结的同学,条分缕析,课后作业反应,学生收获颇丰。看来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确实必须注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所学语文知识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进一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就是学生发展和展示各种能力的一个平台。
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追求,更是新课程不懈努力的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思考如何创设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在这里,“创设”是指在现有课堂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协调各方面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和条件。“自主支配”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潜力、学习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活动,自主控制学习时间,把握学习进程来获取知识,形成习惯,发展能力的过程。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获取知识,学会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才能使学习者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主动地状态;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智力和潜能;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乐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