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
《囚绿记》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11-02
点击:
来源:
作者:沈亚南
《囚绿记》教学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沈亚南
教学目标:
1、听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能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有机结合写作背景,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用圈点评注的方法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深沉蕴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让我们在轻声低吟朱自清的《绿》中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吧!(轻声轻诵)---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
朱自清先生深爱着绿,于是赏绿,赞绿,恨不得亲吻着这“女儿绿”。同样深爱着绿的还有现代散文家陆蠡,他与绿之间究竟有怎样的缘分,怎样的过往,值得刻骨铭心地加以记叙呢?
2、过渡,引出《囚绿记》。
二、听读,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
①圈点出自己认为需要掌握和识记的字词和短语;
②勾画出文中的过渡句、段落中心句等关键句,大致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③如遇到理解上有困难,存在疑惑的地方,按自己平时的习惯作好标记。
2、思考1:听读完全文后,你能结合课文相关内容,简要地说一说文题中“囚绿”的含义吗?
参考:“囚绿”就是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破碎的窗口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作者居室。因为常春藤是绿色的,故简称“囚绿”。
3、思考2:本文题为“囚绿”,你认为文章除了写“囚绿”,还分别写了哪些内容?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尝试完成下列思路简图。
《囚绿记》写作思路简图: 囚绿
参考: 爱(绿) 思绿(赏绿) 囚绿 释绿(放绿) 思绿(怀绿)
三、品读,体悟情感:
1、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在文中标出相关语句:
①作者迷恋的是一株长得怎样的常春藤?直接抒发作者“爱绿”之情的语句又有哪些?
(请学生浏览文章1-7自然段,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参考:前者主要集中在第7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后者主要集中在5、6自然段。(柔软的卷须,茂密的嫩叶,纤细的脉络、嫩芽;长得蓬勃)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纵情歌唱)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怀念至极)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心灵对话)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深情感悟)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痴爱行动)
总结:作者描写了蓬勃的常春藤,在作者心中,它是生命,是希望,表达了作者的热爱之情。
②常春藤被囚后的长势如何?“我”的心情随之又有哪些变化?
常春藤被囚后的长势
|
“我”的心情变化
|
它依旧伸长,依旧攀援,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
喜悦
|
“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
可怜
|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
恼怒
|
③联系上下文,思考揣摩: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我”由先前固执地“囚绿”转变为最终的“释绿”?
参考:让学生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紧密结合文本展开分析。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要离开北平。或者说出于良心,不忍让绿枝条彻底枯死。故珍重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囚”。
四、探究,深化主题: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说作者着重赞美常春藤的哪些精神,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材料一: “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材料二: “1937年7月下旬,日军大举进攻北平。7月29日,北平沦陷。同日,天津沦陷,日军对天津市狂轰烂炸,使数十万难民无家可归……”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陆蠡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日,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参考:(1)赞美了常春藤绿的特点:坚贞、执着、顽强不屈、追求阳光与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向往光明、渴盼自由、忠贞不屈的精神。
(2)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现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总结,畅谈收获:
总结本文中心思想《囚绿记》作者通过对窗前的一株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写,象征作家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追求光明的现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族解放的执着的爱国主义情怀。
六、感悟,拓展提升
1、你能举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难“囚住”了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吗?
感悟生命:
我们每个人就是一抹绿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难和痛苦囚住,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参考:永不凋谢的绿叶:
1.海伦·凯勒 :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借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2.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
3.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海迪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大量的作品。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多年来她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
4.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周婷婷是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今年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近日她已奔赴这所世界上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中国的“海伦·凯勒”
不应凋零的绿叶:
1.荷兰天才画家----印象派大师---凡高因爱情的挫折、生活的残酷用手枪对准自己的心脏……
2.现代文学巨匠---老舍文革中不堪迫害纵身跳入冰冷的湖中……
3.傅雷,现代翻译家、学者。 “文革”初不堪残酷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用绳套住自己的脖子……
4.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因丈夫遇难无限郁闷,用粉红色的丝袜缠到自己的脖子上……
5.中国天才青年诗人---海子在诗歌和人生的理想幻灭后,万念俱灰,把头枕在冰凉的铁轨上 ……
6.中国最有影响的朦胧诗人---顾城, 在新西兰的一座小岛上,这个思想偏执的天才与疯子将斧头高高举起,砍向相濡以沫十几年的妻子……
7.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1946年,因高血压、糖尿病、皮肤癌,精神抑郁症,海明威健康每况愈下。他开始变得异常烦躁,尝到了自我怜悯的痛苦。终于在1961年7月2日,用双筒猎枪伸进嘴里扳动了扳机……
8.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因债务和疾病的袭来,精神陷入崩溃。1916年11月21日,他在卧室内给自己注入了过量的吗啡,永远地睡着了……
9.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高喊“日本因经济繁荣而得意忘形,精神却是空洞的,你们知道吗?” 然后用刀准确地刺向自己的小腹……
10.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甜甜地吸着煤气,成就了他所认为的“最高的艺术”……
11.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自杀者的共同特点:对自己对人类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
2、让学生畅所欲言,任意选择角度,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收获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3、共勉一首诗
《绿》
炎炎的夏
顾盼出一抹青苍
小小的室
因有了你而宽阔
希望中
你灌溉我生命的焦渴
慰安时
最爱你婆娑地摆舞
黑暗中
你舞蹈出一曲光明之歌
生命里
你给我以绿色的灵魂
是你对我说
如果生命中需要
鲜嫩的苍翠
请别放弃,你追求
光明的律动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顾盼出一抹青苍
小小的室
因有了你而宽阔
希望中
你灌溉我生命的焦渴
慰安时
最爱你婆娑地摆舞
黑暗中
你舞蹈出一曲光明之歌
生命里
你给我以绿色的灵魂
是你对我说
如果生命中需要
鲜嫩的苍翠
请别放弃,你追求
光明的律动
永远向着阳光生长
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方是生命不变的永恒!
方是生命不变的永恒!
六、作业,触类旁通:
如: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景物,采用托物抒情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注意在记叙中穿插抒情和议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