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树立法治观念》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7-28   点击:   来源:   作者:张剑月

 

《树立法治观念》教学设计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张剑月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
2.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增强公民法制观念的重要性。
3.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上一节认识依法治国的基础上进行的,着眼于学生的从知到行的过程,通过具体生动、鲜活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思想认识上有一个升华。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内容: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及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特别是对公民的要求——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追究。本节课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作为公民应树立法治观念的一些具体问题。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公民学法、守法与依法维权的关系2.理解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理解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必要性3.增强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二、讲授新课:
1.学生阅读课本P80案例后,分析不法少年、王某表哥及王某三人行为的不当之处。
不法少年勒索他人钱财,是违法行为;王某表哥以同样的手段违法是错上加错;王某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不能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对表哥违法行为又不制止。
强调公民必须守法
2、看漫画,思考父母将要采取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息事宁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进行报复。要敢于挺身而出,寻求法律的保护,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为。(引导学生在课本中作出标记。)
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的合法权利遭受侵犯,一定要理智战胜情感,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强调公民要勇于用法维权
3、结合以上案例,总结得出
(1)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要求):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
(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①树立法治观念是文明社会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联系谚语:“有毒的药不能吃,违法的事不能做”。)
②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联系上一节课中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进行点拨、说明。)
③只有人人树立法治观念,养成守法习惯,善于用法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才能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学生代表回答,同时引导学生在课本中作出标记,并对应写出问题。)
4、学生阅读课本P80案例后,出谋划策:为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家庭、学校、社区、及个人应采取哪些措施?
 1.家庭:应当用健康的思想和品行教育未成年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学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加强管理,要求他们在校遵守校纪校规,严格作息制度。
 3.社区:创立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环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
 4.个人:加强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争做一个好少年、好子女、好学生、好公民。
承上启下:守法、用法必须懂法。如何才能让公民懂法呢,那就要从学法开始。
5、为了提高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从1986年起我国政府在全国先后制定和实施四个普法教育“五年规划”,从2006年起,开始实施“六五”普法教育规划。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本P83正文第一段了解 :
(1)“六五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谁?其中重点对象有哪些?
(3)为什么要将青少年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青少年由于年龄和精力的限制,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现状)
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意义)
(拓展) 从2001年起,把每年的12月4日设为全国“法制宣传日”(认识法制宣传日的图标),知道去年的法制宣传的主题。
三、巩固新课:
阅读P82的材料,回答:
1.如果你是该班的学生,根据三名同学的违法行为,你准备向他们宣讲哪些法律知识?
答:①未成年人不得参与赌博;
    ②未成年人应该努力学习、遵守校纪校规;
    ③赌债不具有法律效力。
2.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答:守法必须懂法。
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今天做起
教师寄语
    我们要认真学法,懂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自觉守法,依法律己,勇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法与我们同行。
3、课外实践:宣传法律知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