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道德银行实施方法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中 周秋萍
道德银行要真正发挥调控作用在于教师的坚持,而看到道德银行发挥作用才是老师坚持下去的理由。道德银行要真正长久地发挥作用则需要不断有新的机制加以补充,这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我就简单说一说我近来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将我们班的学生按位置分成九个合作小组,每个合作小组或四个成员或五个成员,确立一个小组长负责记录组内成员的加减分,每天放学前进行当日的最后统计。
由于道德银行实施细则中加分情况主要是针对学习方面的,这就决定了中等生和学差生对此不大感兴趣,这也是道德银行不能长久坚持做下去、做好的原因。
这一部分人群不大可能默写100分,因作业质量高而受到老师表扬的机会又少之又少,再加上“有礼貌”“做操质量好”等软性要求又很难有明确的判定,诸如此类的原因使得有些同学似乎永远在扣分或是很长时间都不能得分。为了增加这一部分人群的积极性,我适当采用了一些倾斜政策。
倾斜政策1、一方面我召集了部分差生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为了鼓励他们能回家多读读,在学校能积极一点改正作业,我说只要当日任务能及时补救,也能加1分,有部分还有上进心的差生还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及时改正或重默。当然学生是有惰性的,因此我又利用起“一助一”来,一方面告诉帮助人(成绩较好)如果你能及时督促受助者完成改正和重默任务能加2分或1分,当然受助者那1分也是可以加的。这样或许效果会更好一点。
2、我还采用了“做家务”加分政策。也就是说,在节假日或周末,如果在家能帮助父母干家务,干一件就可以加1分。这样想获得分数的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帮助家里干点家务。因为,这是要家长在家校练习本上写上证明的,所以也可以为家校联系做一点贡献。
为了让道德银行起到一个监督的效果,我充分利用合作小组的力量。我们班九个小组,每月评出两个最优小组。因为考虑到每个小组人数不一样,所以我用平均分来决胜负。这样,合作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义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分数,也形成一个相互监管的机制。
为了让道德银行涉及的范围更广泛一些,我觉得班主任还可以有效利用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进我们的道德银行的实施工作。比如,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这次我们班准备进行班委改选,有些孩子的心理是想参加但又没有勇气,这时我利用校讯通给每位家长都发了短信,告知了“班委构成”和“写竞选演讲稿的建议”。家长普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里能当个官的,因此在家长的鼓励下,那些本身胆小的孩子也都写了演讲稿。这些孩子能不能胜任班委工作且不论,但他们的上进心让我知晓就已经足够了。对某些胆小的孩子来说,能够在那一天上台演讲这本身就是可喜可贺的。因此,我打算在演讲结束后,打算给每个演讲的孩子加5分,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
其实,道德银行要真正发挥其对学生的管理作用,我们的探索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