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水浒传》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开展水浒人物形象分析,知道怎样阅读水浒故事,评析人物。
教学过程:
一、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了些水浒故事,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 “喜欢它吗?”
“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就必须读懂其中的故事! ”
(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
“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 (水浒英雄)
“大家都认识,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 “这些人物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 懂这些人物”
(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大闹五台山 鲁智深 误入白虎堂 林冲
醉打蒋门神 武松 大闹清风寨 花荣
斗浪里白条 李逵 浔阳楼题反诗 宋江
2.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一片断描写的是谁?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 ”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 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 ,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 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 大 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 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 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 顶花皮, 空出右手来, 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片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景阳冈 武松打虎的故事)
“请大家读一读片断,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划下来, 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断旁,做一个眉批。
二、运用方法,实践阅读
1.师: 请大家拿起身旁的卷子,这里有三个长片断,请大家先泛读这三个片断,然后再选择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精读,读完后,再说说你读懂了哪个人物,从他的身上你读懂了什么?
2.生精读,交流。
3.师:大家讲得非常好, 能否给你喜爱的人物写几句话的评语?
4.生写作交流。
三、小组交流
1.小组内合作交流,评议出大家最喜爱的水浒英雄
2.各组派代表上台,阐述心目中最喜爱的水浒英雄形象,并阐明喜爱的原因。
第一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他是水泊梁山最有用的人,结交广泛,广纳人才,知人善用。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对梁山尽忠,对朋友重义
第二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他是水浒中最光彩照人的英雄之一,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第三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他率真、豪爽、敢作敢为。
第四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 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3.小组互评。
4.教师总结
四、课外作业: 课后写篇作文《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