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有感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初级中学 陆小锋
最近读了《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1、要尊重学生
初中学生尽管还很小,还是个孩子,但他们是个人,是人就有被别人尊重的意识。这本书介绍的好几个方法实际上就是要尊重学生,如老师写一封自我介绍信、热情地与学生打招呼、把谢谢常挂嘴边、别让学生难堪等。这一观点我印象很深刻,因为平时学生碰到我,总是主动和我打招呼:老师好!我呢,认为这是一个学生应该的,最多嗯一声,而没还礼,也向他们打招呼,招呼的长此以往,学生得不到尊重,和老师主动打招呼的欲望越来越弱,最后就和上课前老师和学生互相问候那样流于形式,甚此干脆不理,只当不认识。如果老师能还礼或者主动向学生打招呼,那师生关系将更融洽。
2、要相信学生
对学生来说,老师越是相信他,他学习就越发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因此,老师,学生将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应从此入手,用我们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来帮助学生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从老师的言行、态度中发现自我,主动去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会使他们得到一种“我能行”的暗示,这种暗示越强烈,学生就越能消除自我戒备、压抑的心理,重塑自信。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而且性格内向、胆小,平时不敢大声说话,也很少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游戏,课堂上发言更是让人着急。此时,教师故意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开始时他或许不敢答,恐怕回答错了大家笑他,这时老师应鼓励他: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要敢于发言,我相信你一定能正确的回答出来的。当他回答出时,鼓励他说:你答的很好,但如果能再大点声,让每位同学都能听见就更好了。然后示意同学们给他掌声。长此以往,信任和鼓励会帮他找回信心。 信任是一种心理,同时信任也是一种动力,它能激励学生,也能激励我们自己,它能使学生树立起信心,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更能发掘他们的潜力,信任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容易
3、老师工作要有激情
有的老师上课,学生们兴趣很高,早早就将课本放到了课桌上。为什么?除去其它因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老师上课充满激情,再不想学习的学生也会受到其情绪的感染。这本书也有好几个方法谈到了:如用你的热情感染学生、让课堂充满欢笑、做一个乐观的教师、微笑微笑微笑吧等等,教师有激情的讲课,一定会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跟着教师的一起感受学习的乐趣。有激情的讲课会让学生感到时间过的很快,东西也记得多,知识也掌握得牢固。
4、老师工作也要有技巧
(1)肢体语言 比起话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教师的肢体语言中所表达的含义,因此,优秀教师在教室中总是时刻留意自己的肢体语言。
(2)眼神交流 每一天,都要用积极的眼神和学生交流,特别是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和。每位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关注每位学生。
(3)当着别人的面夸奖学生 学生听到老师在他人面前夸奖他,这无形中就建立了老师和学生的积极关系,学生将更喜欢你,直至你的任教学科。
我会将这些小技巧融入到课堂中,最终形成自己的课堂特色,变成学生喜欢、课堂更有效率的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