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些蚊子进来
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獗。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室里铺了一张床,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声入梦。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到深夜。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扇驱赶蚊虫,放下了他们的蚊帐。我也倒下便睡,心里满是回到家里的自由与舒泰。原以为这一觉足可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着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早已开始工作的电风扇。不料夜半还是被蚊子叮得发毛。半睡半醒之间,脸上、身上被人打得噼啪有声,睁眼一看,那只不讲道理的手竟是自己的!
辗转反侧中,灯忽然亮了。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动作很轻地撩起蚊帐,用两端的帐钩挂起来,恢复了白天的样子!正纳闷时,听见父亲疲倦又有些恼怒地问:“你这是干什么?”
“你没听见蚊子正咬孩子吗?”母亲压低声儿,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咱们把帐子打开,分几只蚊子进来,孩子可以少受些罪……”
灯,紧接着就关掉了。同黑夜一起恢复的还有沉寂。蚊子在那一刻之后,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帐中,而我的睡意,也仿佛被冷水浸泡了一下,打个激灵。“分一些蚊子进来!”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话,双目仿佛被强光所刺而发疼,未几,左眼的泪流到右眼,右眼的泪砸在枕上……我在心里叫着:“妈妈!”
作为女儿,我常深感自己的不孝。多少年来,我像一只飞上高空的风筝,早已习惯了空气的托举和风的推动,几乎忘却了自己的心口处,还系着一根长而韧的细线,忘却了我的每一次转向、每一次的奋飞,都离不开远方的放飞处,那只牵引、导航、迎送的手。
“分一些蚊子进来!”一句平平淡淡的话,却满载着够我受用一生的慈母情。不独蚊子,慈爱的母亲随时准备与孩子分担的,还有风霜、屈辱、挫折和不幸!世界上,一切债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
军犬黑子的泪
最近看了一篇题为《军犬黑子》的小小说,说有一天训导员给军犬黑子策划了一个训练科目,让十几个人中的一个偷了一件东西藏了起来,然后让黑子寻找证物和小偷,黑子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很快就找到证物,并在十几个人中揪出了小偷。但它的训导员却大声斥责它找错了。黑子无奈只好再认真地找了一遍,找出的还是那个人,训导员又说它找错了。如此反复了三次后,黑子的自信心全没了,它不知道是该相信自己呢还是相信敬爱的训导员。黑子沮丧极了,最后找了身边的一个人,谁知惹得训导员和那些人哄堂大笑。随后训导员告诉它,你本来找对了,可错就错在你没有坚持。当黑子明白这是一场骗局之后,极度痛苦地叫了几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之后,黑子几天不吃不喝,无论训导员怎样哄,黑子都不肯原谅他,甚至不再信赖任何人。训导队没办法,最好只好让它退役。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从中可以看到,人们对“诚信”二字已变得无所谓了,无所谓到可任意取笑朋友的程度了。另外说明人复杂了,复杂到已让动物害怕、不敢与之为伍的地步。由此再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诚信问题,觉得产生危机感并不是危言耸听、小题大做。
“我心有主”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生,代价极为惨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体贴的伤害
大部分人是在当爸爸以后才学会当儿子的,他却是在父亲去世以后才学会当儿子的。
那些年,他忙于亊业,深夜回家,悄悄推开家门,退休的父亲总等在客厅。
他摁亮客厅的灯,老父亲站起身来:“回来啦,饿不饿?要不要我替你下一碗牛肉面?”晚归已是莫大的罪恶,怎么忍心再劳烦父亲为他操刀弄碗呢!他每每忙不迭地回上一句:“我不饿!我不饿!”接过儿子善意地拒绝,父亲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回卧室。那是他们父子一天中唯一能相见的时光。他赶早出门时,父亲犹在梦中;待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时,等候的父亲也早该进入梦乡。他们的对话一直只是那些:“饿不饿?” “我不饿!我不饿!”
后来他上船工作,几年后升为大副,已经考上了船长执照,就等这趟航行结束后接掌真正属于他的船只。然而他收到电报——父亲病逝。船还在海上航行,他还得等上15天,才能靠港上岸。那是以秒计数的15天啊!父子相处的片段,一幕一幕在脑中重现。“饿不饿?”“我不饿!”如果放下自以为是的体贴,想想父亲等候的心情呢?如果把“我不饿”改成“我饿了”,这一天中难得的父子对话就不会只剩下一个寂寥的句号,孤单地随着父亲走进卧室的身影而结束。如果是“我饿了”,那么……老父亲会很高兴地走进厨房,卷起袖口下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他会坐在父亲面前,隔着面碗蒸腾的雾气,让父亲看见他吃面的馋相。他们会有一段短短的对话,父亲会因此知道他今日的种种,他也会因此知道父亲的期待。
他可以说:“谢谢爸爸,牛肉面好吃。”父亲便会觉得这一天的结束很满足。可是,没有——-这一切从来不曾在现实中发生。他只说过:“我不饿!”这个体贴的惊叹号结束了一切温暖的可能。父亲期待的午夜牛肉面从来没煮成,因为儿子自以为是的孝心。
面对苍天大海,回顾父亲深爱,他痛哭感叹:为体贴父亲而拒绝了父亲的体贴,现在却成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常陪陪父母,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父母的深情至爱,当是天下儿女的永恒情怀。
走进春天的怀里
司马中原
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那是军队带来的,一共有五六只,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将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微带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使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沙风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那么怪、那么丑,它们比人更能默默的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迎着沙风朝西走。在深浓的夜幕中,宏大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幻想自己成为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早时听老人们讲故事,讲古老时刻,女娲娘娘炼彩石,补荒天,补到后来,石头不够了,只好让西北角那块天荒着,地广、人稀,又多大漠,而那里却是骆驼的家乡。
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刻,我忍住泪,更想念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真会诚心诚意的和它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走。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种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的灯前,打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为广阔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踪,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脊上,何只我是一匹骆驼呢?中国啊!让我们都当自己是骆驼,来为这多苦难的民族负重吧,精神上的内在储藏,就是我们赖以跋涉的骆背驼峰。我们要走过风沙迷眼的荒漠,走过疾风怒号的暗夜,走过冰霜严寒的冬季,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
驴子的经验
一则寓言,说的是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因为它没有正确地对待经验,因为它机械地套用了经验。真所谓真理逾越一步就是谬论。
你想一鸣惊人吗
你知道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柏恩斯坦是怎么一朝成名的吗?那是1943年,在他担任乐团副指挥的时候,有一天演出之前,正指挥生病了,临时由他代为上场。25岁的他,在后台紧张得要死,但是一上台什么紧张都忘了,他尽情地发挥,只记得整场演奏结束,台下的观众起立、鼓掌、尖叫。柏恩斯坦就这样“一鸣惊人”、“一炮而红”。
你知道唐代大诗人陈子昂21岁来到京师,是怎么在“一日之内,名满天下”吗?陈子昂有一天遇见个卖琴的人,开价百万,大家都买不起,陈子昂却运来现金,当场买下。四周的人希望欣赏他弹琴,陈子昂说,“明天请大家来我家。”第二天,大家都到了,陈子昂对大家说:“我陈子昂有文章上百卷,大家不知道,居然对这区区弹琴的小技感兴趣。”说完把琴举起来,当场砸碎,并且把上百卷文章分送给大家。就这么一天,陈子昂成名了。
当你想陈子昂未免太诈,而且家里必定十分富有的时候,你想没想过,如果换了你,你是不是能在一天之内,拿出上百卷的好文章给大家看呢陈子昂不是跟柏恩斯坦一样,早有准备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一朝成名、一鸣惊人,可是有几人知道“一鸣惊人”的人,绝不是临时抱佛脚,恶补考上学校的那种人.
细节的魅力
中日甲午海战前,日本间谍化妆到中国军舰上侦察。当时,中国的军舰在吨位、数量、火力上都胜于日本,举国上下一片陶醉,以为中日海战,中方必胜无疑。可是那个日本间谍看到中国军舰的炮塔上居然横七竖八晾着短裤、袜子,就把这个细节写在情报中,并由此分析道:这是一支纪律松弛,管理混乱的军队,不会有强大战斗力。果然,海战一开,中方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先进的军舰也都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便饭为他接风,这一奢一简,使他看清了国民党“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不可挽回的腐败堕落,看清了共产党上下一心艰苦抗战的无法遏止的勃勃生机。从此,他认定中国的前途就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就坚定不移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
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解缙与胡广、吴溥、周是修、王艮、胡靖、方孝孺七位名士相约要为建文皇帝死节,以标千古风节。退下来后,解缙便悄悄支使家人“你去瞧瞧胡广是什么动静”。家人回来说“没什么动静,见胡大人问‘猪喂了没有’”解缙听了这话,心里猛一轻松,说“一猪尚不肯舍,况肯舍生命乎”于是心安理得地活了下来。最后,只有方孝孺壮烈而死,周是修被杀,王艮服毒自尽,而胡广等四位,老老实实做了“贰臣”。
学会选择
有这样一则寓言:场院上,一头毛驴要吃草,毛驴左右两边各放着一堆青草,岂料,毛驴犯了难,先吃这一堆还是先吃那一堆呢毛驴在犹豫不决中饿死了。
《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更耐人寻味: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树,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这只小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这样老狼不停地奔波与两树之间,终于累得气绝身亡。
驴饿死,狼累死,其原因是共同的:不会选择。人不也一样一个人一生中的每时每刻,其实都是在选择中度过。有人这样说:品味人生,最大愉快莫过于做出选择,最大痛苦也莫过于做出选择,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选择。
放下石头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它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
“该放
“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咋能登山呢”大师笑了。
年轻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向大师道了谢走了。之后,他一心做学问,进步飞快……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至高峰。
成功的秘诀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我们常常忘记,即使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成功的大门绝不会轻易地开启。成功并没有秘诀,但坚持是它的过程。 摘自《恋爱婚姻家庭》2001年第10期作者曾炳光
走进书房
有如农夫走向田野,蜜蜂飞向花海,从喧嚣的闹市中来,从繁杂的琐事中来,去寻觅宁静,感悟平淡,自然而从容地走进书房,沉浸于别人的世界 比照自己,鞭策自己,寸心熨帖而舒畅。走进书房,与书对望,大千世界跃然纸上,芸芸众生纷至沓来。书似青山常乱叠,置身它博大的胸怀,你的思 绪便如野草般疯长和蔓延,撩起喷泉般的力量和创造,倍感生命诚可贵,知 识价更高。
走进书房,你是自己当然的国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常常 一人憋了许久的念头急待诉诸笔端,不吐不快。这时一管在握,信笔涂鸦, 神游稿纸间,心可在天外,何其快哉!但更多的时候是为那些时聚时散鸡零狗碎的“灵感”所感所累,它们像横生的逆子,藏头露尾,久孵不化,痛煞 我也,末了硬邦邦生出个畸儿怪胎,也有变成铅字的,方觉难产后的分娩分 外轻松幸福。
走进书房,荷笔当锄,精神家园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 但心里总装着一个秋天。也有受挫后乏味地走进书房的时候,心灰意冷间与 书群对话,书笑我我也笑我,慢慢地愁肠纾解,残雪消融,浮躁渐趋平静,紊乱变得有序,顷刻间阴霾一扫,心空一片晴朗亮丽。
古人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人生如旅,刻不容缓,走进书房,你便走近了充实。
(摘自《书缘》)
生命华实
王 蕤
女孩子们是否渴望倾诉?是不是都有着蓝色的忧郁与柔情?花开的季节有多少美丽的春梦,还是说我们梦样的青春有多少美丽?我听着英文歌,怀 着一种优柔的执著,记录下前人的生命华实。
你寂寞。泰戈尔说:“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他欺骗我们。” 你自卑。“你之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那只是因为你跪着。” 你痛苦。牧师悄悄告诉你:“人比神伟大,因为神不懂得痛苦。” 你违心。知道吗:“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全部意义。” 你懊悔。聂?鲁达《太阳颂歌》中说:“过去我不了解太阳,那时我过的是冬天??” 你焦急。大仲马讲:“人生就是不断的等待与希望。”
你受伤。罗曼?罗兰用他巨如椽、细如针的笔在你心上写着:“是爱, 使他们恨得那么深。”你明白了:爱是一个债,恨是一个债,我们无债却都 爱。
你哭泣。小女孩,只要有眼泪,就还有希望。不是吗? 你无奈。连骨头最硬、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论鲁迅都说道:“人最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你彷徨。因为契诃夫曾言:“越是高尚,就越不幸福。” 而你可知:“再微弱的光,也是刺向黑暗的剑。” 最后让“世界之所以有了我们,是因为它需要更美”做结束吧。
(摘自《青年博览》)
(摘自《羊城晚报》)
阳 光
严文井
阳光是匆匆的过客,总是去了又来,来了又去。 他不愿意停留。不,他也曾暂时在一些梦里徘徊。
他徘徊在沙漠的梦里。沙漠梦见了花朵、云雀、江河和海洋。 他徘徊在海洋的梦里。海洋梦见了地震、小山、麦浪和桑田。 他徘徊在老人的梦里。老人梦见了骏马、青草、角力和摔交。他徘徊在婴儿的梦里。婴儿梦见了母亲的歌声、乳汁、胳膊和胸膛。 每个带黑色的梦都闪亮。每个梦都保持着一分阳光。 阳光是个不倦的旅客,他总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他不能只在梦里徘徊。他在梦的外面弛骋。
他制造一个个梦,更制造一个个觉醒。他驰骋,在梦的外面驰骋。
这世界真美
你们走的时候,很想洒脱很想倜傥。你们真正走的时候,却是在夜晚悄悄地走的,还撑了一把漂亮的伞。我想我只有投奔雨了,不料雨停后的草地 竟是馨香透亮的,微风亲切地拂面掠耳。在这个时刻,世界真美。
绯红花瓣在手指间飘落是美,斑斓汪洋如海的明媚是美,君子好逑的季 节是美,在冷清阴湿的路上累累的苦痛也是一种美。
当心事浸没五月的堤岸,当记忆焚烧悔恨的灵魂,当暴风雨摧毁了希望 之船,五彩缤纷却仍是阳光的歌词,勿忘我花仍旧晶莹剔透,彼岸仍在热切 地呼唤。
落霞是暮云吗?落霞是燃烧的玫 瑰。一如荒原有真实的太阳,秋雨有知 己的情人。
这世界真美。
(摘自《湖南日报》)
死路与活路
一次,我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上盖。我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慈祥地看了我一眼,说:“小伙子,谢谢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诉你: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有的人就很像蟹。记得某地发生大地震,有个小媒矿的工人谁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结果谁也无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个小煤矿,队长当时很镇定,他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挥。结果20多个矿工全都安全逃了出来,他自己也脱离了险境。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你不给别人活路,最终将会自断生路;你给别人机会,其实也等于给自己机会。
温 柔
温柔,你体尝过吗?你给予过么?
高低绕梁的紫燕是温柔的,它要用这种美好的东西,来熏陶和哺育幼辈;代 烈日暴晒补过的月光是温柔的,它将平和、清凉的银辉洒向大地,轻缓地抚 慰被灼伤的记忆;滴嗒滴嗒的台钟是温柔的,它安稳而又体贴地踱着,从不惊扰每个香甜的美梦;少女的心地是温柔的,一个姑娘如若不具备这点,那 她还能有多少魅力呢?
有的人,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是温柔的,以后命运将其拔弄得不成样 子,温柔随同人生的价值被一起拍卖了;有的人,生来匮乏温柔的细胞,可 是几经风雨之后,生命之树的根部却长出了温柔这只蘑菇。
诚然,温柔常与爱恋、仁慈为伍,常跟宽厚、善良做伴。不过,谁要以 为温柔同“软弱无力”有什么瓜葛,那就有失公允了——春风算得上温柔了吧,它从冻结的河面上走过,坚冰竟出现了裂缝;棉花称得上温柔了吧,蹦得再高的棉球一落到上面,就此弹不起来了;友谊也 该是温柔的吧,可它能叫铁骨铮铮的硬汉愧悔不已,潸然泪下。
温柔,何其神奇微妙的东西。你几乎看不见,听不出,摸不着,却能感 受得到。它是一种慈祥、热诚、仁厚、道义和爱的结晶体,它坚强有力,它 与美丽并存。
(摘自《南风》报第 79 期)
欣 赏
张 坚
欣赏,未必要登临山巅。
流岚飞雾,峰峙崖端,山后叠山,海上升月,都让人心旷神怡。浩叹天 宇广袤,神州万象。
欣赏,也未必要置身影院。 飞瀑轰谷,烈马长啸,耕牛欢哞,鸟鸣啁啾,皆让人流连忘返。陶醉于鼓瑟吹笙,转轴拔弦。 真正善于欣赏的人,无处不可以欣赏:上坡时的蹬足,逆流中的奋篙,盲人挪动的拐杖,乃至一块丑石、一截根木?? 真正善于欣赏的人,无时不可以欣赏:公鸡的雄唱,纤夫的浑号,列车
开启时的引笛,乃至夕晖里的一阵夯声,婴儿的一夜长啼,水田上的一片蛙 鼓??
善于欣赏顽童,功在他独具慧眼。 善于欣赏根木,高在他独运匠心。 善于欣赏嚎啕中的悲壮,他必定饱经沧桑。 善于欣赏残缺中的奇美,他必定深谙花好月圆。 只是欣赏花容玉颜、海誓山盟,是欣赏者的肤浅。只是欣赏俯首贴耳、拍马溜须,是欣赏者的低劣。 只是欣赏金钱,难保证他的人格。 只是欣赏顺达,断不定他的挫折更多。 平庸者的欣赏只在有字处读书有声中听乐。 深刻者的欣赏在于欣赏纹络里镌刻的思想无声处滚动的惊雷。要善于欣赏他人——善于欣赏对手,他才可以襟怀磊落,避短扬长。
更要善于欣赏自己——善于欣赏自己,他才可以临危不惧,棋出高筹。 船欣赏了帆,船以远行;箭欣赏了弓,箭以远射。 更多地欣赏生活,生活更多地欣赏他。 善于欣赏,便是善于真正地生活。
(摘自《演讲与口才》)
蚕
雷抒雁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韧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时用死来对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的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太阳和彩虹的梦,还有关于爱的追求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贵。
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 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下的茧。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像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 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了两片多粉 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们织的茧,得你 们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
(摘自《语文月刊》)
我相信?
柳 荫
冬天的河干涸了,我相信,春水还将来临,那时白帆就是我们心中自由的偶像;风中的树叶凋零了,我相信,泥土里的梦将在枝头开花结果。你还 将哭泣吗?是初雪掩埋了你的青草,但绿色终将归还于你。
风暴扭曲了大树,我相信,种子已经插入深沉的泥土;洪水卷走了两岸 的房屋,我相信,孩子依然像天使一样依偎在母亲的怀抱。你还将流泪吗? 命运夺走你的财富,却不能攫走你的灵魂。
痛苦像一块巨石紧紧压住歌唱的心胸,我相信,痛苦是欢乐的源泉,它 将化为穿越岩石的力量。
磨难使你千疮百洞,我相信,这些记忆恰如荆棘丛中的花枝,萦绕成岁 月美丽的花冠。
阴云在天空拥挤聚集,你会看见一只鹰就像闪电,挑破那罪恶的序幕, 我相信,将有雨滴灿烂的合唱。
大海在远方怒吼,你会看见水手与桅杆并肩归来,他们的微笑充满了信 心,我相信,生命正在这样的熔铸中刚强。
(摘自《语文报》)
一 粒 沙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参加长跑比赛的选手在走过一片沙滩时,鞋子里灌满了沙子,他匆匆把鞋子脱下,胡乱地把沙子倒出,便又急急地继续往前跑。可是有一粒沙子仍留在他的鞋里,在他以后的路程中,那粒沙子磨着他的脚,使他走一步,疼一步。但他并没有停下把鞋子脱掉,抖出那粒磨自己脚的沙子,而仍是匆匆前行,在离终点不远的地方,因脚痛难忍,他不得不止步,最后放弃了比赛。当他忍着揪心的痛把鞋脱掉时,他发现让自己痛苦了几天并放弃比赛的竟仅仅是一粒沙子。
看来,有时阻挠我们前进的不是高山、深渊,而是极细小的一粒沙子。为了避免一次轻微的指责,我们便编出谎言来掩盖。于是从编造第一个谎言开始,我们便背上了两个沉甸甸的包袱:“过失”与“谎言”。以后的日子,便常常为掩饰“过失”与“谎言”而不得不再造出新的谎言,从此自己便不得不在紧张、担心、痛苦的岁月中熬过。那第一个谎言,就是一粒沙。
寻找朋友
邓康延
茫茫世事,辈辈人生。能在同一片时空下相遇,已是一份机缘。若能在相遇时志趣相投、肝胆相照,更是人生幸事。 好朋友是山,一派尊严。不因地震台风山洪而损毁根基,也不因春风流云鸟语而酥软山骨。人的尊严是一种高度和重量,再不起眼的人有这种气度,就能面对权贵不卑不谄,面对不义之财不馋不贪,面对不公之事不忍不诿, 尊严倒不一定总是站得笔直,跌倒了、摔伤了,又微笑着站起,更显尊严。好朋友是水,一脉智慧。南河北江、西泉东溪,曲曲弯弯终不迷路,歌 吟着奔海。人的智慧也是一种明亮和欢快,知道用身心载负知识,知识会把 身心驮得更远;知道永恒不是水晶棺材是小草;知道千里外景色不错,更妙的还是眼前随手可抓一把的风光。智慧倒不一定显示于长者捋须、儒士挥笔;青春冲浪、稚童淘气何尝不是智慧?
好朋友是泥土,厚爱绵绵。土墒无语,春撒一粒籽,夏就能开一束花, 秋就能结一把果。所以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亲情之爱,“草草 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的挚友之爱,“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情侣之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江山之爱。 世有此多爱,人类虽历千难万险,当永不绝望。
(摘自《深圳青年》)
温 和
白 君
我喜欢温和的一切,我希望一切都是温和的。
我希望天空是温和的,不暴烈,不阴翳。阳光四季和煦地洒照大地,冰 霜消融,草绿花馨,百鸟鸣啭,心境明朗。
即便是下雨,我也希望是温和的雨丝伴随轻盈的风,拂面掠额之际,带 来一缕似水柔情。
我希望每张脸上都有温和的笑容,冷笑、讥笑、讪笑都在真诚的氛围中 悄然消散。一颗颗坦然仁爱的心灵,可以温和地交流。
我希望一切问题都以温和的方式解决,不消极、不冲动、不偏颇。态度 和语言都是温和的,相待、相谈,既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又没有笑 里藏刀的虚伪。
让心中的冰凌和脸颊的霜雪在温和中溶化了吧。 让互不相让的争斗在温和中平息了吧。 我们一起来缔造一个温和的世界,那该多好,多美。
烦 恼
王 蒙
谁能够没有烦恼呢?夸张一点说,生存就是烦恼。 烦恼又是生存的敌人,生存的异化,生存的霉锈。
痴人多烦恼,妄人多烦恼,野心家多烦恼,虚妄的欲望与追求只能带来 一已的痛苦。长生不老的仙丹,点石成金的法术,一帆风顺的人生,永远属 于自己的美貌,光荣与成功,一句话,对于绝无烦恼的世界与生存的渴望,恰恰成为深重的烦恼的根源,这不是一个无可奈何的讽刺吗?克服了过分的 天真,克服了软弱的浪漫,摈弃了良好到天上去的自我感觉,勇敢地面对现 实的一切艰难,把烦恼当做脸上的灰尘,衣上的污垢,染之不惊,随时洗拂,常保洁净,这不是一种智慧和快乐吗?而那被克服了的、被超越了的烦恼, 也就变成了一个话题,一点趣味,一些色彩,一片记忆了。
亲爱的朋友,你的烦恼不过是入口的醇酒的头一霎那的一点苦感,真正 的滋味还需要慢慢地品尝、细细地回味呢!
(摘自《北方文学》)
迎向风雨
(台湾)刘墉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 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瞳 孔
屠 岸
幼小的时候,我爱看母亲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孩子的脸,那就是我自己。
年轻的时候,我爱看爱人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青年的脸,那就是我自己。 母亲瞳孔里的孩子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 爱人瞳孔里的青年也常常笑,笑得那么傻气。
如今,我想再看母亲的瞳孔,母亲已经不在了。 如今,我想再看爱人的瞳孔,妻子已经衰老了。 我努力睁眼去看妻子的瞳孔,却看不见任何人的面孔,因为我的眼睛已经昏花了。有一个声音说,何必睁眼呢?把眼睛闭上吧。 我闭上眼睛。
顿时,我看见了母亲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孩子的笑脸,那就是我自 己。
顿时,我看见了爱人的瞳孔,那瞳孔里有一个青年的笑脸,那就是我自 己。
我看见母亲的瞳孔对我笑,笑得那么慈祥。 我看见爱人的瞳孔对我笑,笑得那么美丽。 于是,我也笑了,笑得那么傻气。
脚 印
山野里第一朵迎春花开了,我留下了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我留下了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我留下了畏葸 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我留下了徘徊与进击的脚印??
呵,人在前面走,身后留脚印?? 无数的脚印,是一个个生命的着力点,时间将它连缀成一条蜿蜒曲折的
路。在这路上,刻记着生命的每一寸历程,每一分价值?? 就在我这短暂的回首之间,我突然发现:走平坦的路,脚窝最浅;走泥泞的路,脚窝最深;留在石阶上的脚印最久;留在荆棘中的脚印最美??望着那深深的脚印,我便仿佛又回到了当时那汗流浃背的跋涉之中,又记起了 那跋涉的艰辛,更记起了那艰辛跋涉所赢来的胜利和这胜利激发起来的加倍 的欢乐和信心。那是奋斗的标记。那是开拓的标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脚印永远为开拓者大书特书。 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徘徊顾盼,但只用力地走!
(摘自《蓝蓝的秋空?脚印》)
生命与季节
年有季节,春夏秋冬;日有季节,黑白交替;生命也该有季节,那是生老病死。
乔治?赫伯特说过:“一个人如果 20 岁不英俊,30 岁不强壮,40 岁不 富有,50 岁不睿智,那么他这辈子就别想英俊、强壮、富有和睿智了。”这是西方人眼中的生命的季节。
不管怎样,正如中国古话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它告诉人们: 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所在,你就开始了生命的春天。
(摘自《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