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科学知识
1、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2、=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2、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地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
二、实验探索
1. 提问: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
肥 皂 粉 |
洗 衣 粉 |
草酸结晶 | |||
猜测 |
结果 |
猜测 |
结果 |
猜测 |
结果 | |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 |
|
|
|
|
|
|
布条上( )的变化 |
|
|
|
|
|
|
布条上( )的变化 |
|
|
|
|
|
|
2.讨论: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
3.谈话:在这个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
4.学生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三、分组实验探索
1.小组选择不同的污物。(如圆珠笔油迹组、蓝墨水组、红墨水组、血迹组等等)
2.小组实验: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把大家共同的意见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污物 |
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 |
污 物 |
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 |
油污 |
|
圆珠笔油 |
|
菜汁 |
|
水彩颜料 |
|
果汁 |
|
蓝黑墨水 |
|
4.洗衣服的学问
|
肥 皂 粉 |
洗 衣 粉 |
草酸结晶 | |||
猜测 |
结果 |
猜测 |
结果 |
猜测 |
结果 | |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 |
|
|
|
|
|
|
布条上( )的变化 |
|
|
|
|
|
|
布条上( )的变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