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网站>>百年校庆>>历史回眸
记“文革”后提高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08-03-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姚广圻

记“文革”后提高教学质量

姚广圻

粉碎“四人帮”后,“文革”运动趋于结束,教师才敢谈论提高教学质量。但十年动乱给学校造成的创伤非常严重,以致拨乱反正要化很大力气。这时我仍任郑陆中心小学副校长,专管教育改革,现将亲身经历写点下来。虽仅一隅之见,却有普遍意义。

这时学生散漫惯了,一下子要他们勤学苦习,不习惯。其次是历年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功力欠扎实。这不全是学生的问题,教材也有问题。例如数学用崇明三算教材,内容极简,进度极快,又常以珠算代口算,“双基”不扎实。现用全国统编教材,接不上茬。语文课本只重政治,忽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作文和有些语文作业如问答、心得之类关涉政治者,学生大都抄录报纸或课文应命,教师不敢要求他们创作。因为怕学生写错了,大帽子扣下来吃不消。现在要学生创作当然困难了。再次是教学活动存在形式主义。公开教学质量很高(有的老师说,我们如做学生,回答问题恐不及他们),说是“文化大革命丰硕成果”,实则求知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不强,形成高分数低质量现象。再次是十年以来人事变动,新添许多年轻教师,他们工作缺乏经验,效率一时提不高。

问题既已找出,就得谋求解决。关于第一点,问题不大,通过不断教育,学生可塑性较大,也就扭转过来了。问题是第二点,学生基础知识跟不上现教材和大纲要求,就得做缩小差距工作。我们通过教研活动使大家得出结论:与其教课之后返工补课,不如教课之始,先弥补脱节的知识。于是大家重视复习旧知识与讲授新知识的有机结合,体现到订教学计划、备课、自学辅导、预习指导等工作中;有的例如口算能力太差的,索性抽出一定时间(如早读时)练习。努力几学期,略为“填平了些缺口”。这事一开始就为区视导员蒋友梅同志所肯定,历次在区教导会议、教研活动等场合提出,要求各校注意。关于教研形式主义,郑陆中心校的教学素来不重“花俏”,但重实效。现在“返朴归真”,行之不难。第四点帮助新教师,我们举行专题讲座,讲教学法、讲班主任工作、讲口算教学、讲课堂教学的原则与环节,结合公开教学示范、领导听课帮助。当然,有些还属凯洛夫的体系,但应吸取其可取之处。不能因为是“苏修”学说便看作一无是处。由于十年动乱,教师的思想也有点乱烘烘,弄不清苏联学说究竟可不可用。所以必须澄清。此外又动员他们尽量参加函授进修。人数已记不得了,但在当时,进修学校一直肯定郑陆是重视进修的。

学校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学生这方面以后,大家就追求起升学率来,统一考试就越来越多;老师感到压力,只得转压学生,作业就越来越重;学生感到厌倦,作业就见潦草,因此花两倍力气,只得一倍效果。我感到这不是办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还在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丰富其教学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才出真人才。国家以考试甄录人才,原是历代久行之法,因为舍此暂无良法。但我们输送人才,就不能光在应考上面做功夫。(说来话长,此处不能详论)然则事已相习成风,不可抵制,我们随潮流照做外,另辟途径辅助教改,成立“三室”。那就是教研资料室、教具室、阅览室,都设在中心校。

先说教研资料室。它对全乡教研工作起了很好作用。现在举其大端如下:

(一)储存图书杂志600多册,设卡片索引柜备检,各校皆可查阅。放寒暑假时将书在校园展出,鼓励老师借回去。

(二)各校教研活动计划及全乡性教研组计划,资料室皆存副本,以便辅导。便如全乡性教研组力量较薄弱的是复式教学组。有的学校只有一个班、一个教师,俗称单级独教。有次是她公开教学,我亲自去参加,最后问他们有何困难?有些人说,黑板上的田字格因为没有油漆绘画,用广告颜料代替,容易脱落难持久。我一一记下校名,设法弄到油漆,分装小瓶,送给他们,大家很高兴。平时我经常听课,相互切磋,一学期约听100堂。有些听课记录还残存在家。

(三)不定期印发《教研资料》,沟通信息,或指出教学中应注意问题,或介绍良好经验,或介绍教坛情况,自编自印发给各校,较受欢迎。家中尚有残件存在。

(四)与教师合作教学研究。在相互自愿基础上签订协约,确定研究专题、时限。资料室提供理论、经验、信息等有关材料,教师反馈研究成果(书面报告、总结等)。每学期签约在1020份左右。有价值的成果在教研活动中交流。

(五)设红旗奖励。每学期邀请评委三人(猫多不捉鼠)评选最佳总结或论文12份,发给奖励并证书。奖金是不多的,但得之不易,视为殊荣。其它优秀总结也按年存档并赠礼品(夏天如折扇、冬天如加题诗句的年画)。后来有位民办教师将转正,即以奖金证书作业务能力之证明,办案者特地来室阅档卷核实,始准转正。对大家很起鼓励作用。

(六)聘请名流讲学。如请常州师范邱学华同志讲口算教学,各校即用其口算练习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邱为武进人,其口算教学能补救崇明三算带来的流弊。后来听说受聘于江苏师院。名流大抵忙,不易请得,我们改换方法,借名流讲学录音播放,效果也很好,邻近江阴学校也来听。

应说明的是:要感谢郑陆基层教工会的真诚合作,因此有钱好办事。

(七)重视档案工作,新旧资料皆分类编目,妥善保存。小学档案工作极差,原因是未能认识其重要性;又无此经验;或怕麻烦,安于简陋。我常想:校长、教导须进行业务(学校管理)培训,档案工作应列作内容之一。现在各业都在加速进步,节奏很快。想来学校工作也相同的吧。我已退休十多年,不了解近况了。

小学教具不全,保管又不得法,影响到提高教学质量。七十年代后期,我们竭尽努力建立教具室,将现有教具专室贮存、专人保管,教育局又拨款二千多元支助。我们趁机请各任课教师提出需用教具目录,按成本低、效果好、使用便的原则,精打细算,统筹添置。能自制者尽量自制,否则绘样请巧匠制作,实不得已始向教学仪器公司订购,由水道托运。师生又搜集实物标本,或请人绘图,扩大来源。不敷之款由校办厂支持。于是内容略备,盈架盈橱,存满一室,编造清册,便于查核。多余、复制之品,赠与他校。他校来借用,尽量满足。其中电唱机、录机音、幻灯机等(另用立柜安置),只须教者预告时间,我在课内必定请同学协助送到教室安装测试就绪。教者称便,乐于使用。其后几学期都请任课教师预写需用教具目录,以资补缺,反映良好。

学生从课本获得了知识还须“致用”。亦即不但能自己来学,还能自己去用。否则还是死读书,学了无用。因此我们辟出两间屋作阅览室,提供学用条件。由于“文革”中书籍未遭散失,连旧藏加新购,约有两千多册,供学生阅览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阅览室开架供阅。二是分给每班一箱图书,各班因事制宜自己借阅。三是成立读书会,凭证借阅。阅览室从早上开放到夜,有空随时可去看,无人看守,亦不失书(于此可见郑小传统教育)。书都平摆在斜架上,看完必须归还原处,从未发生差错。办法很简单,读者必须带一本课本,上写年级姓名。从架上取下阅览书籍,就把自己课本放到架上去抵那书的位置,还书时收回课本。我常去检查架上,一眼望去,不见“天空”就行。此事在团县委作过介绍,写过报导。至于读书会,约有会员名额四、五十人,参加条件一要功课好,二要爱护公物和课业用品,三要讲信用。由本人申请,班主任介绍方可。读书会另备图书一箱,约百本,由会员轮值管理,每天两人,饭后凭证借、还书,手续简便,亦未错失。配合读书活动,我们办了壁报,大约三、四星期出一期。有书籍介绍、有读书心得、有好人好事等等。起初由我主编,后来交给读书会编,非常活跃引人看。

通过大家努力,学生学习得比较活泼,虽然与“应试”教学相比,未必“立见显效”,但为国家培育人才,是问心无愧的。八十年代初,教育局来视察三天,详加考核,嘉许了“三室”。教研室钱主任说:特别是教研资料室,在全县小学里面恐怕还未有过。“

这也是教改征途中的一段印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