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哪里?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范建忠
昨晚在《扬子晚报》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送水工的“小动作”》。文章这样写道:
早晨来到办公室,坐在了办公桌前,我还能感觉到头昏昏沉沉的。“都怪这垃圾公司,还有这该死的工作,害我昨晚又大醉一场,伤心又伤身啊!”我在心里又开始抱怨起来。
我的抱怨是有原因的。我在五年前就进了这家公司,当然是以元老、功臣自居了。然而,当初和我一起进公司的同事们,大多升了职、加了薪,都有了一点小成就,唯独自己还是原地踏步,这让我恼火不已。这不,前两天公司有个出差考察的名额,领导居然对我视而不见,把名额给了一名资格并不老的员工,害得我只能借酒浇愁。
这时,办公室门开了,进来一名送水工。送水工麻利地把水换好,转身走出几步,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又走到饮水机旁,把已经安装好的水桶转了半圈。我叫住送水工,问他刚才在做什么。送水工对我的提问先是一愣,马上大方地回答:“是这样的,刚才我是把水桶的标签朝外扭,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也是在对公司的产品做免费宣传。”我问:“这是你们公司的统一要求吗?”“不是,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因为我很爱这份工作,所以我希望公司能越来越好,只是还不知道这样做有没有效果。” 送水工这次回答的有些腼腆。
是啊!我们爱我们的工作,希望我们的学校越来越好。我们爱我们的学生,希望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好。我们付出了,也会有丰硕的回报的。
文某,学习成绩很差,行为规范也很成问题。做坏事后批评他时,他就对着你一个劲的傻笑,就是这样一个人连他的父母亲也对他失去了信心。我常思考:难道他真的是无药可救了吗?
我一直默默观察着他在班级中的表现,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寻思着有什么机会可以表扬、鼓励他,让他能有所触动,然后“发奋学习”。某日,在上“7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时,机会来了,由于有老师听课,同学们变现得都很积极、认真,思维非常活跃,文某也不例外。当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编出7的乘法口诀后,是全班交流的环节,我使了点“小阴谋”,把最简单的一句口诀,也是第一句口诀“一七得七”的交流发言机会给了他,他说得非常好,特别是在这么多老师的面前没有怯场,回答的声音非常响亮。我带头鼓起掌来,给予文某及时的表扬,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文某自豪、高兴地坐了下去,并且听得更加认真了。
第二天上完数学课,他居然跑过来帮我擦黑板,与以往真是有着天囊之别。我暗自高兴,其实再淘气的孩子身上也有亮点,只是做老师的没有及时捕捉到。套用一句话:学生身上并不缺少美,只是做教师的缺少发现。
爱我们的学生吧!爱我们的事业吧!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很美的!
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