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的阳关普照班级“中坚力量”
郑陆中心小学 沈林武
记不得前年的哪一天,扬州不少家长都在热烈的讨论一则登载在当地报纸上的新闻:一名署名为“堕落女生紫紫”的来信和她的一则日记。
信中说:“我是一名初三学生,……我在一个普通的学校里,一个普通的班级中,有着一份普通的成绩。中考在即,我们这种学生只是老师放弃的对象。我觉得,基本上没有人会去关注中等偏下的学生们的想法。是啊,不能为学校争光,不能为家长争面子,又有谁会去在意呢?于是,不知在何时,我开始堕落,不再努力去追赶好学生,不再认真听老师讲课,自己不再认真完成作业,老师的不屑,父母的失望,亲友的鄙夷,让我几乎丧失了最后一点自信。有时我会想,也许只要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家长一个信任的眼神,在我的心里,将竖起一棵大树,挡住所有困难和风沙。”“我,真的,完完全全地,放弃了我自己。”……
“堕落女生”紫紫的来信和日记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等生群体的普遍关注。
是的,在中、小学,为了抓“及格率”和“优秀率”,好多老师都比较重视“后进生”和“优生”的教育,而“中等生”既不象“后进生”那样经常惹是生非,该时时刻刻地督促着,也不象“优生”那样能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们一般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在学习、纪律等各方面表现常常处于“中等地位”,似乎不需要老师操心。这导致了他们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抓两头,带中间”成了一些教师的经验之谈,而“中等生”也正渐渐成为“被忽视”群体,他们很少受到表扬,也不曾受到批评……由于老师的忽视,好多可造之材渐渐地被埋没,还有的渐渐步入“差生”的行列。为此,闭锁、自卑心经常伴着学生,因此,从现在起,“中等生”,应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群体。
应当说,在学生群体中,中等生占相对多数,他们的素质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中等生,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
因此,从今天起,我想作为老师应着力做好:
一、树立信心
上海名师刘京海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绝不允许自己去干自己认为办不到的事,也不会去争取自己认为争取不到的东西。”一些中等生之所以自甘平庸,不想表现,不敢创新,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信心,认为自己不行。因此,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是改变中等生平庸心理的关键。
1、认识自我,让每一个中等生都有信心学习。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告诉学生,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所谓“天才”只占1%-2%,白痴也占1%-3%。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是居中的,相差无几,谁努力谁就有可能成功。我让每个学生找一找自己的优点,回忆自己做过的感到自豪的事。在班内作自我介绍,让他们知道:我能行!我请学生给全班每个同学写一个以上的优点,然后在全班宣读。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在同学眼里我还挺不错。
2、创设机会,让每一个中等生都能表现自我。课堂上有意识地多让他们回答问题,鼓励他们踊跃参加课外活动。让中等生也轮流来当班干部,让他们帮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此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3、体验成功,让每一个中等生都有兴趣学习。心理学家盖兹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起求成功的努力。”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可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估学生:优生初读课文须流利有感情才算成功,中等生能读流利也算成功,急性子的学生知道发言先举手该表扬,胆小谨慎的学生脱口而出“我知道”也该为其竖起大拇指。教学中,生活中,使学生能跳一跳能摘果子,少挫折感、失败感,使中等生在不断成长的成功体验中树立信心。
二、鼓励事事争光
1、利用名人名言教育中等生事事争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报上刊载了某高考状元的学习经验——从小事事争光。我见了马上读给学生听,学生都很受感触——“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2、开启各种比赛培养中等生的竞争意识。
3、确定追赶目标鼓励中等生不断超越。
三、家校共育中等生
大多数中等生因学校成绩徘徊不前,全家去“恨铁不成钢”,有些家长甚至会过分苛刻孩子。我们教师和家长多沟通,建议家长对孩子多表扬多鼓励,激发起他奋发进取的精神。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
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爱的阳光普照我们大集体中的中坚力量,使其魅力无穷,流光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