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郑陆中心小学 袁丽萍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范,依法履行教师的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首先,作为中国的公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是必须的。而作为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教师则更应该如此,同时还肩负着教育国家下一代的重任,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因此这是每个公民,每个教师的基本,不能有任何的违背。
二、教书育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教师在教好书,传授好知识的过程中还不能忘记我们根本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平行。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三、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为我们诠释了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教师不可能是全才,但在自己的专业上来说应该是“专家”级的。除了在专业知识上的专精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内在素养。坚守高尚的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自觉抵制有偿补课、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四、终身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是众所皆知的经典劝学句,因为知识在更新换代,要使自己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要学习;因为知识在不断“折旧”,已知的知识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模糊甚至了无痕迹,所以要学习。不学习,头脑便空虚,思想便饥渴。我们做教师的更应学习,为学生做好表帅。
不知老师们是否碰到下列情况:课堂上,当你想用某一个精彩的词语时,思维嘎然而止,怎么也想不起来;当你想引经据典证明你的论据,那出处及作者突然变得无影无踪;当你想讲一个神话或童话故事时,情节怎么发展你忽然不知道了;当你想讲一句名人名言时,你不知道那句话到底是谁说的,也不知道那句话原本是怎样说的``````总之,有很的很多“卡壳”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的知识被时间冲洗的结果。另外,有时学生讲的知识我们不知道,总觉得有点尴尬。所以,我认为,教师不仅要学习课改知识及师德理论,还应该学一学科学文化知识,使我们的知识更丰富、头脑更灵活,讲课更精彩。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是无上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教师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不能担当培养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在当代,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掌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师德修养,树立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这就是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这是没有功利目的的,而是完全出于对社会、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责任感。因此,教师要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