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郑陆中心小学 何华秀
1949年, 一位失业音乐教师克莱蒙*马修,来到一所管教寄宿学校工作。让他出乎意料的是,他此后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地狱。学校采取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残忍冷酷地管教这些无法无天、可怜无助的孩子们。他由此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管教方式的冲动和计划。他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孩子们冰冷已久的心,他用仁爱、友善、宽容的胸怀,他用神圣而纯净的音乐,温暖和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使这些令人惊悚、讨厌和束手无策的“放牛班”的孩子们,绽放出春天般美丽的生命之花!
看完电影,我被电影的故事深深地感动,并由衷地敬佩克莱蒙*马修老师的爱心、善良、真诚、智慧和敬业,他既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学家,更是一个满腔热忱、包含深情的教育家。
一、爱——不信东风唤不回,爱心温暖融化了孩子们心灵的坚冰。在这个地狱般的地方,面对着这些“天使的脸庞,魔鬼的心肠”的小淘气,学校的严厉管教和老师们的冷酷,孩子们的自由、活泼的天性都被严重扭曲和无情摧残了,致使孩子们变本加厉的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各种“恶作剧”,来对抗愈加严厉的惩罚。在这种环境下,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一直处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犯错——惩罚——再犯错——再惩罚”的恶性循环之中。直到马修老师的到来,是他用耐心和爱心帮扶和引导孩子们,逐步回归人性、自尊、他尊、向善、纪律、自由。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小,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有时足以改变一切,正如马修老师所说:“永远别说永远,凡事都有可能”。“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正是这种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博大的爱心,让这些人见人烦、甚至不可救药的孩子们,慢慢步入洒满鲜花的人生正道,阳光快乐地走在“春天里”。
二、善——种下善的种子,必定收获善的果实。与马修老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池畔底辅育院”的校长哈珊,他固执、高傲、冷酷、自私、残忍、伪善、市侩、势利。他道貌岸然,严肃冷酷,执意采用搓地板、罚紧闭、禁止亲人探视、毒打等方式,惩罚这些正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儿童;老师受伤了,不让去看医生,原因是“看医生要花钱的,很贵”;不让师生洗热水澡,因为“凉水澡能促进血液循环”,可是他自己却私藏了很多的木材;对马修老师的合唱团百般刁难,甚至以解散相威胁,但是在面对董事会和上级的盛赞,他却一人揽功推过,邀功求赏;对“问题男孩”孟丹更是不问青红皂白,拳脚相见,一直差一点被孟丹掐死。这个被学生诅咒“吃十袋狗屎”的家伙,在他即将提拔授勋之时,学校差点被“问题男孩”孟丹一把火给烧个精光,他的平步青云的美梦也一同化为乌有,以致最后落得个鸡飞蛋打、卷铺盖卷走人的可悲可笑下场,真是咎由自取,让人弹冠相庆,拍掌称快。“春天种下什么,秋天你就会收获什么”。
三、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使他们打成一片。马修老师能真心对待孩子,真诚地包容和尊重孩子,始终和孩子们站在一起,打成一片。当第一节课被孩子们捉弄,搞得狼狈不堪,以致招来校长的责问时,他主动承担责任,说是“给孩子们做游戏”;当学生面对校长的提问不知所措时,他在背地里用滑稽动作提示答案给孩子;当贝比诺自卑自闭、无所事事时,他蹲下身子与他交流,并建议贝比诺做合唱团的“副团长”;当皮埃尔受罚,恰恰她母亲前来探视,以致他们无法母子相见时,他用“善意的谎言”替皮埃尔做“挡箭牌”;当盖和特因恶作剧严重伤害了麦神父的时候,为了不至于让孩子遭受严厉的惩罚,他与盖和特建立了一个“美好的约定”——主动承担起照料麦神父的义务,直到麦神父康复为止;孩子们踢球无意落到了哈珊的头上,他主动承担责任,“都是我的不对”;当郭和颁为了实现自己的“飞行热气球”的愿望,以致偷走了学校的二十六万法郎,被马修老师和麦神父发现,他都能替孩子坚守秘密,保护孩子;甚至当他被盛怒之下皮埃尔从楼上泼下的墨水砸中额头,他都能宽容谅解他们;就是在他离开池畔底辅育院前,还带走了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苦孩子贝比诺。他用真诚、宽容、尊重和理解,让孩子们享受到“被宽恕的喜悦”,撑起了孩子们自由成长的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给孩子们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温馨的港湾!
四、美——用音乐用歌声搭建起沟通和教育的载体平台。对问题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一个突破口,一定要有一个载体,一定要有一个平台,借助这个平台载体,以此为突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孩子,马修老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挖掘孩子们的潜力,决定用音乐用歌声感化和教育孩子,引领他们走出人生的泥沼,踏上人生的坦途。音乐特有的韵律之美,激发了孩子们“天性中的歌唱的欲望”,用优美的、富有哲理歌词,让学生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和教育。由此我想到了《56号教室的奇迹》中的雷夫老师,他就是用阅读用莎剧来熏染孩子们天性中的美好愿望,引导孩子们向善向美向上。
五、情——激情成就事业的奇迹。教师只有抱着对教育对孩子满腔的真情,才能做好孩子们成长的指导者和引领人。爱默生说:无激情无伟大。没有热情和全身心的投入,绝对不会有事业的成功,也绝对不会引领孩子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教师人生境界的再提升。前苏联著名生物学家巴普洛夫说过:“热情可以弥补能力之不足,但是能力不能弥补热情的不足。”马修老师本身就是一个音乐艺术天才,加上他“真情对孩子,热情对事业,激情对人生”,所以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成就了他的学生,成就了教师的无悔人生!这样一群孩子,在马修老师的精心调教下,他们的音乐天赋被挖掘出来,学习的情趣被激发出来,合唱水平得到了学校董事会和州政府领导的高度称赞。是音乐是歌唱,改变了孩子们的人生轨迹,皮埃尔等学生的成功就是对马修老师的最好报答和明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马修老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也许,也许我们也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