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推荐大家看了一部印度的电影《三个傻瓜》。故事以两个好朋友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的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读书。这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的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只有第一(指成绩)!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而兰彻却不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长,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最后他用智慧成为了印度科学界的一位天才科学家(具有400项专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在这个传统的学校里,要的就是每天不停的学习。开学的第一天,院长就对大家说了一句话:“生活就是赛跑,你要跑不快,就被别人踩到。”更加体现了来到这里一切就是在竞争中度过的,你必须无条件的努力。
电影里有几个让我颇有感触的几个情节。第一个是在一节课上,老师问什么是“机械装置”?主人公兰彻用“能省力节省时间又方便的东西”这些通俗语言来解释。并举了例子如风扇、电话、计算器、甚至于拉链、钢笔头都是机械装置。但是老师想要的结果是它的定义,老师用粉笔头打断了他的话语。另外一名外号沉默者的学生法图尔回答了这个问题,是课本上很难理解和记忆书面语言,在他回答之后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兰彻解释说他是用简单的语言说明了同样的意思,我们必须理解它的含义,不能成为自己硬背的书呆子,结果被老师撵出了教室。在走出教室之前,兰彻说他忘记了一样东西,老师问什么东西,他用了一大堆语言来解释,最后老师问他到底要什么东西?他说是书。老师就说你不会说得简单一点吗?他的回答很令人深思:刚才我就是用了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意思,可是你说不行。这也间接说明了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填鸭式教学的局限性。
还有一个情节是,在最后毕业的时候,大家要在一块照相,照相的座位是按照名次来排的。兰彻的两个好朋友因为分别考了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被排在了最后,很无奈的看着考了第一的兰彻坐在了第一排的中间。这时候兰彻对他们的院长说了一句话:“成绩不要用座位表现出来,因为这是在揭露别人的缺点。”这也正说明了我们现在的教育要多注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
最后一个比较有戏剧性的情节是兰彻的一句很经典的名言“All is well”不但激励了自己,也在最后帮助院长的女儿顺利生下了孩子。这句话诠释了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给我点阳光,给我点雨露,我就能活出精彩!我们不要自我设限,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兰彻让我们懂得了信念的力量。
兰彻最后成功的成为了一名发明家,还开办了一个学校。在这个学校里,每一个学生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不再受填鸭式教育的侵害。最后的结局是美好的,我从中也学到了应该让孩子们自由的发展,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来迎接每一天的生活。最喜欢最后的那句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相信通过努力,最后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