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 傻 傻”,飒出一片智慧天空来!
——观《三个傻子》有感
郑陆中心小学 沈林武
说实话,初感电影的题目,我认为只是一个纯喜剧,一个关于友情、学业,乃至对人生的态度的故事,但是随着耐心看下去,不得不佩服这个电影的编剧和导演,友情、爱情,水乳交融,前后呼应;更重要的是对人性的思考,对填鸭式教育的另类批判,淋漓尽致,柳暗花明,真的是很有内涵、值得一看的电影!
三傻飒出韵味。三个傻瓜,其实是三个爱挑战传统的大学男生,他们因为不循规蹈矩,因而和校方和这个社会产生了许多纠葛。“三个傻子”与校长、臭屁王同学之间的一次次交锋,都十分搞笑。主人公兰彻以及他的舍友都是傻瓜,为什么呢?因为在一般人眼里他们的思维和正常人不一样,匪夷所思,不按常规办事,但往往又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我们很多时候是被动的学习,按思维定式来去,不去思考,因而思维被束缚住了。兰彻告诉我们,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例如,大学开校第一天,校长“病毒”就对兰彻发难,逼兰彻,于是就往门上撒尿,不料兰彻用他学到的简单物理知识,盐水可以导电,往门上通电,狠狠地整了校长。看的时候以为兰彻是疯子,这样疯狂的方法也能想得出,太不可思议了。这时才发现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从来不考虑自己喜不喜欢自己所做的事情,只要学习的专业体面,够份儿就行,于是就自己把自己埋没了,要有勇气改变自己,去创新。
青春不乏励志。无论生活中还是影片中,我所认为的“青春”二字,足以代表着一种力量,它能超脱自身的根源,焕发出一种希望。就拿影片中的几句台词来说辞吧: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
“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在人类行为学课上我们曾学过,朋友失败时,你难过;朋友成功时,你更难过”等等!
“追求卓越,成功自然在不经意间就会追上你的步伐!事业,爱情和友情也会都拥有的。”
弘扬一种正气。也许并不需要板着脸,摆着高姿态,去教育别人。弘扬一种正气,也许只需要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为了一个朋友去偷试卷,拿回来的时候,那个朋友说:“有的人先教会你正直,然后却用另外一种方式帮你,我不能作弊,我要凭借我自己的力量,那样,我失败了,也无所谓。”然后,三个人会心的微笑。也许,你会说他傻,片名不就叫三个傻瓜嘛,但是我要说聪明人,一般都不如他们。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真情,什么是朋友,什么是爱情,什么是人生的道理,什么是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去奋斗。“考试有很多,老爸却只有一个,只要你在,我们就在。”这样的话,怎能不为之感动。
自嘲中见精神。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其不吝自嘲的精神。没有那些调侃与歌舞,剩余的便只有干巴巴的励志。自嘲也使得影片脱离了现实主义的调子,不会变成义正言辞的空洞鼓噪,要不然,这个纯理想主义的空谈还真难于自圆其说。人人都知道兰彻说得极对,却也都知道他那一套在现实生活中将处处碰壁。理想面对现实为什么总是撞得粉碎?这可不是简单归类为缺乏激情或充满恐惧便能解释一切的,更多的时候,再高歌“一切都好”也只不过是阿Q精神的自我麻痹。
十一分的电影。“七分共鸣、三分感动、一分搞笑”的电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来打分了。以嬉闹的行为抵抗印度的填鸭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几分现在我们读书的无思考的获得学位,很有启发性。主人公的口头禅“一切顺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为这句话可以解决问题,而是因为记住这句话并不断的告诉自己要有勇气面对这一切。学习是兴趣,工作是娱乐。有多少孩子能够享受到这些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不是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就是把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与孩子的前途连在一起,害了多少孩子啊!
一切皆好,真好!这部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乐观、努力、积极,热爱自己所学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利用一切去排除困难;又让我们看到了——呆板,一成不变,应试教育,追逐名利,滥用职权。也许有人会说,电影终究是电影,生活绝没有电影里演绎的那么简单。但也正像剧中说的那样,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相信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将自己的热情转变为动力,在遇到困难时,对自己说一声:All is well(一切顺利)!
All is well,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不能“做自己”,总能说声“All is well”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