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教学文化,推进校本课程研发实施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课程工作以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省、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依据教研室学期工作意见,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构建生态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工作主线,进一步落实增效减负;坚持以强化常规为基础,以备课组建设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专题研究和课题研究为重点,切实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重点工作:
(一)打造生态教学文化:
1.生态常规——追求精细。进一步完善各学科教学要求,细化常规“互查互学”制度,第三周组织教研组常规共阅活动,一查规范性,二树榜样,请常规工作做得好的老师介绍经验,期中再组织查阅,看常规执行情况,期末组织小结,谈谈常规工作中的成果。
2.生态讲堂——明晰概念。我们全体教师继续学习生态教学理论,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题讲座,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生态?生态课堂有哪些特征?制约生态课堂的因素有哪些?评价一堂课是否是生态课应当从哪几方面进行?通过讲座,进一步明晰生态课堂的有关理论,并根据建议有效构建生态课堂。
3.生态课堂——人人参与。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将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起通过随堂听课、生态课堂教学周、主题式教研课等形式,加强生态课堂建设。
4.生态论坛——共同分享。在生态课堂研讨的基础上,分学科开展“我的生态课堂”实践交流,请参加课堂展示的子课题组长和骨干成员与大家分享构建生态课堂的心得和体会,从而对理想生态课堂形成共识;此外,组织毕业班教学研讨第一季论坛活动。上一任毕业班教师和新任毕业班教师采用沙龙的形式,针对毕业质量抽测聊一聊,以便新一任六年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早计划、早铺垫,早落实,以提高教学质量。
5.生态教研——追求卓越。不断完善《郑陆中心小学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细则》,以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和备课组为抓手,加强主题式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校级联谊活动的研究,不断提升教研活动的品质,提高我们自身专业素养和课程执行力。
(二)推进校本课程研发实施
1.加强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学校拟邀请钱新建副主任和横山桥中心小学马春红老师来校讲座,使每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老师明白开展一个长线活动需要经历哪些过程,每一个环节如何指导;然后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题研讨会,以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为切入口,结合学校周边寺墩、黄天荡螃蟹养殖基地等资源,设计、开展三至六年级综合实践长线活动,积累资料,形成郑陆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系列。固定后,每一个年级就可以照着积累的资料开展活动。
2.加大书法校本课程的实施力度。为了更好地推进书法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时也是为了落实教育部、教育局关于设置书法课的要求,一到六年级在语文或地方课中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加强指导,在授课基础上,能结合每天的写字课加强练习,有可能的话再形成一个兴趣小组,真正达到普及加提高的课程实施目标,也能更好地实现体育、艺术2+1项目要求。
三、具体工作:
九月份:
1. 制定学校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教研组、备课组计划和所有教学进
度表;
2. 教研组常规互阅,榜样引领活动;
3. 毕业班教学研讨第一季;
4.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题研讨会,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
5. 组织校内作文竞赛,参加区作文竞赛;
6. 四年级英语书写过关;
7.参加常州市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8.参加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题研讨活动。
十月份:
1.生态课堂专题讲座;
2.语文写字比赛;
3.常规互阅活动;
4.三年级字母过关;
5.参加区小学三、四英语年级教学研讨活动;
6.参加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第一轮);
十一月份:
1. 生态课堂教学周;
2. 郑小第四届数学节;
3.五年级英语词组过关;
4.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诵比赛;
5.参加区第二学段语文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6.参加区参加常州市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7. 参加市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教学观摩活动及区小学数学“几何直观”专题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 六年级英语阅读过关;
2. 四年级语文朗诵比赛;
3. 生态课题子课题组组长研讨会;
一月份:
1. 教研组内常规展示;
2. 组织各年级期终测试。
3. 各教研组、备课组上交资料。
注:关注书香校园的建设,每日坚持《日有所诵》。
2013.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