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习心得)
徐小琴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地位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这与生态意识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追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个根本变革。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是在空间上把人置于自然、人类、社会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和培育,在时间上把人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致力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最大发展和协调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课程功能,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人的发展是持续的,每一个人为了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就需要经过不断地训练,这是一个连续不断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上升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学生某一个阶段的一般发展,而应注意人的发展的整个“体系”内各阶段和各侧面的开放协调发展。
传统的教育只关注学生的阶段发展,作为语文学科教学来说,只关注学生在自己任课阶段的学业成绩,而对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能力与素质就忽视了。所幸的是现在将它矫正过来,那么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就要“始终把人的终身发展的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在未来的社会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致力于培养具有生态化主动性素质的人,使他们成为终身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要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从生态来说,一切都是具有生命的,从教育来说,教与学都是生命个体的参与,通过教学的和谐发展,使生命得到完善,使生命具有价值。也只有让学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我们的教学才能体现更大的价值。一个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必然会导致学生多元智力的出现,作为学科教学来说,可能重视的是单个学科智力的发展,而对于非已学科智力予与排斥或者否定,这是狭隘的学科至上,就语文学科而言,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一个人身上也不可能得到均衡发展,所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要重视学生的多元智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评价就要从学生的多元智力出发,进行多次评价,多人评价,多角度评价,因为评价是检验课程实施效果的,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在评价中,让学生的多元智力得到协调发展的同时,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
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呢?关键是让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就需要语文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
神、人文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