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点睛之演”
现象:(学完课文,一组学生积极上台表演了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其中不乏有笑声与掌声。)
师:谢谢刚才三位演员的全身心投入,你能给他们的表演来点评点吗?
生:老师,我觉得表演公仪休的同学很投入,形象地表演出他爱吃鱼,他居然还咂嘴呢!(众生大笑)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公仪休乃一国宰相,该有一定的威严,不可能那么……嬉皮笑脸。(有学生插嘴接上)
生:对,我也这么认为,他爱吃鱼,对鱼的味道回味无穷,可以表现得含蓄一些,可以这样表演。(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还故做摇头状)
师:呵,你还真是个好导演呢!
生:老师,“公仪休”在表演结束时多说了一句话,他说“好,子明,明天我去买鱼请你吃!”书上没有呀!
生:老师,我觉得正是这多出来的一句话突出了他的以身作则、清正廉洁,他宁可自己买鱼吃也不接受别人送来的鱼,多好呀,这句话正是“点睛之演”呀!(说完,他还不好意思地脸红了,对自己自创的这个词还有些不自信呢!)
(众生鼓掌,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师:好一个“点睛之演”呀!大家的掌声便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充分相信,在这么多位好导演的指导下,接下来的演出一定会更加精彩!对吗?
生:好!
评议: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发展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疑问、困难和矛盾正显现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表现出他们独特的创新能力,而这更是帮助他们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当然,教师的低姿态进入、高姿态表扬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的课堂如果能多一些这样的“点睛之演”该有多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