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制定人:喻易华
2012年9月
周 次 |
教 时 |
单 元 内 容 |
教 学 目 标 |
学 习 领 域 |
拓 展 |
第 1 至 2
第 3 至 4
第 5 至 6(上)
第 7(下) 至 9(上) 第 9(下) 至 11(上)
第11(上) 至 13(上)
第 14 至 15
第 16 至 17
|
四课时
四课时
四课时
四课时
四课时
四课时
四课时
四课时 |
蓝天白云
唱游在森林
采金秋
田野在召唤
青青竹海
浪花里的歌
月亮月光光
冬天里的故事
|
从乐曲中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认识拍号4/4拍 合作轮唱 背唱《我爱我的家乡》 赏有关森林作品,多侧面感受森林的多姿多彩。 赏《彼得与狼》《第一交响曲》探索西洋乐器的特性。 感受演唱形式 通过本单元歌曲、乐曲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体验不同的风格音乐,同一题材,不同音乐手段。 创编、表演、模仿 能用优美舒展的声音描绘美丽的田野风光,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表情地堂二声部 了解柳琴音乐,感受乐曲情绪,听辨重复主题。 认识连线、渐强、渐弱等符号作用。 大胆露一手等活动中充分与他人合作乐趣。 1、了解竹的特性,精神与人类的关系。 2、唱《小竹桥》特点,切分、后十六分节奏,《跳柴歌》参与跳竹杆活动。 3、赏曲、哼唱、编舞,了解葫芦丝的构造发音。 4、采集竹美乐器,名称与相关音乐 1、感受水的灵动,自然的可爱和生命的美好。 2、唱熟歌曲《小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浆》。 3、认萨克斯,听《月亮河》联想。 4、合唱学习参怀,习惯与他人配合意识。
1、对描写月亮的作品有一定了解产生兴趣。 2、通过赏、唱、奏体会不同风格的乐曲带来的不同感受,用柔和的声音唱二声部 3、二胡、钢琴两种中西方乐器结构发音,原理。 4、“鱼咬尾”写作方法。
1、通过本单元学习,产生对冬季大自然的兴趣,不怕寒冷,奔向冰雪世界,享受无穷世界。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本单元歌曲。 3、感受2/4拍与3/4不同情绪。 4、了解俄罗期作曲家等 |
听《蓝天白云》《朝景》《放风筝》 唱《我爱我的家乡》《捉泥鳅》《美丽的黄昏》 动采集与分享 4/4拍 露一手 奏《小白船》 听《彼得与狼》《森林水车》《第一交响曲》《卡农》 唱《绿色的祖国》《银色的桦树林》奏《勇敢鄂伦春》 听《丰收歌》《霍接舞曲》 唱《采金秋》《伶俐之伶俐》《丰收之歌》 动《我的创造》《集体舞》 奏《丰收之歌》 听《春到忻河》《美丽的村庄》 唱《我们的田野》《田野的召唤》《江情 》 舞《露一手》 奏《江情 》
听《春笋》《小小竹排》《月光下的凤尾竹》 唱《小竹桥》《跳柴歌》 动《我的创造》 奏《红河答》
听《月亮河》《鳟鱼》 唱《小事情》《让我们荡起双浆》 动露一手 奏 小事情
听《月亮月光光》《望月节》《二泉映月》 唱《好月亮你走得这样静悄悄》《愉快的梦》 动《我的创造》 奏 愉快的梦
听雪橇 冬天的故事,铃儿响叮当 唱《堆雪人》《踏雪寻梅》《铃儿响叮当》 动 我的创造 奏 复习《愉快的梦》 |
主题《我爱祖国》 收集有关祖国的歌曲,交流分享 收集有关树木的谚语,格言,歌曲,音乐,舞蹈等,感受交流、分享。
音乐家介绍 歌曲背景 相关文化:印尼民歌 乐器:安格隆
拓展:意大利音乐在西方发展史上的位置,代表作收集资料,互相介绍,筛选介绍,评价,开阔视野
音乐家施光南,音乐知识点,葫芦丝。 相关文化 竹,音乐我爱我家竹楼 音乐家介绍 刘炽及有关作品。 舒伯特
音乐家介绍 华彦钧 储望华 宗庸卓玛 作品欣赏与相关文化
作品《回家》 变换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