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情况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较多的律动歌的表演知识,但由于是初步了解,学生在音阶方面以及对美的感受还十分不够,特别是音准方面。
五年级学生对小学阶段要求了解、掌握的五线谱知识已掌握一大半,并能进行简单的二部合唱,视唱听音能力逐步提高。
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C、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
F、存在的问题:a、音准还不够要求,有些同学音符间的关系尚未明确,唱歌时很白,无感情。
学习习惯,心理特征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能在课前做好我所说的准备(如器乐,乐谱等);上课时认真学唱歌曲,对 于 老师所教的歌曲会质疑,课后还会在那里练唱,但五年级学生的胆子不够大,在上台表演方面十分欠缺,而且很害羞,不敢,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很好,对音乐课的热忱也很高。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内部,都包含着一个能让学生在螺旋上升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完整音乐艺术活动体验的活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听、唱、动、认、奏,拓展,等方面的能力。这学期要唱的歌有23首。在演奏上一般情况下,单数单元为竖笛,双数单元为口琴。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 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2、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3、 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4、 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
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爱的礼赞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感受“爱的礼赞”,懂得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2、背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长成一座山》,《萤火虫》。
3、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认识降半音记号,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
4、能自主参与到各项音乐活动中。
教学重难点:学会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长成一座山》、《萤火虫》
第二单元:多么好
教学目标:
1、体验生活的情趣,享受祖国母亲怀抱里幸福童年的快乐。
2、演唱《校园的早晨》,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OK星期天》,领略校园生活气息和魅力。
3、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
4、以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小品的设计和表现。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演唱《校园的早晨》,《快乐的嚓嚓嚓》,《把心儿种在春天里》,《快乐的小队》,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OK星期天》。
第三单元:彩色的版图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2、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并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
3、初步感受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了解它的演奏形式和风格。
教学重难点:学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美丽的星座》、《彩色的中国》、《我的妈妈叫中华》。
第四单元 :情系江淮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民间音乐的常用体裁。
2、初步养成静心聆听民间音乐的习惯,并能用自信、大胆的演唱体悟和表现民歌的特色。
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露一手、采集与分享等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到艺术的感染力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学会唱《杨柳青》、《打麦号子》、《对花》,初步养成静心聆听民间音乐的习惯,并能用自信、大胆的演唱体悟和表现民歌的特色。
第五单元:南海风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南国民族民间音乐及歌舞剧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
2、会唱《什么结籽高又高》,背唱《我的祖家是歌乡》,演唱《五指山歌》、《彩云追月》。
尝试在歌曲演唱中设计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伴奏。
3、积极参与我的创造、露一手、采集与分享等音乐实践活动,积累与他人的合作经验。
教学重难点:提高合唱能力,进一步增强声音和谐与均衡的意识。会唱《步步高,新春到》、《什么结籽高又高》,背唱《我们祖家是歌乡》,演唱《五指山歌》、《彩云追月》。
第六单元:欢聚与期盼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多种音乐活动,了解香港、澳门的历史与今天的美丽繁华,表现对和平统一台湾的期盼,抒发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感。能够深情地演唱《七子之歌》。
2、感情投入地演唱歌曲《爱的人间》、《理解多好》,欣赏童声合唱《我们共同的世界》,理解这些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3、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大篷车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并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
4、欣赏《春节序曲》,在喜庆的氛围中接受节日文化的熏陶,感受音乐表现要素在乐曲中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难点:学会唱《七子之歌》,《爱的人间》,《理解多好》,理解这些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演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四、具体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案。
2、 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课堂时间,向40分钟要效率。
3、 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4、 认真按照教案上课,上课坚持说普通话,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
5、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低要求,放慢教学进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投影仪、录象、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 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本学期准备成立几个兴趣小组,如器乐、舞蹈、合唱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1/3 |
爱的礼赞 |
5 |
3/5 |
多么好 |
5 |
5/8 |
彩色的版图 |
5 |
9/11 |
情系江淮 |
5 |
11/13 |
南海风情 |
5 |
13/15 |
欢聚与期盼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