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挂件
一、课型:设计 应用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什物串起来,制作1—2串挂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学习认识小挂饰的造型特征和特点,掌握制作小挂饰的方法。
2、难点:能否安全并熟练的操作使用工具。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各种挂饰及图片,胶水,针线等材料。
2、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落叶,纽扣,贝壳针线,透明胶等工具材料。
五、板书设计
第5课 小挂件
投影幕布
图片欣赏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教师出示一些挂饰的实物,如项链、手链、脚链、腰带、耳坠、包饰、手机饰品、钥匙坠、风铃、信插……
2、小朋友,你们见过这些东西吗?你知道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3、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挂饰”!
4、哪些物品可以称为挂饰呢?
(二)游戏
1、那么我们就用这些小挂饰来装点一下教室、自己和同学吧!
2、学生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小挂饰,把它放在合适的地方,如:
·挂在自己或同学的脖子、手上
·挂在书包上
·挂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挂在钥匙上……
3、你觉得谁挂的既合适又漂亮?
·学生欣赏大家的装饰,相互评价。
(三)认识
1、平时你在哪儿也见过挂饰呢?说一说你找到的小挂饰的样子、特征等。
2、教师出示各种各样丰富的手工小挂饰,学生欣赏。
3、看看这些小挂饰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有用吸管做的 ·有用彩色的线做的
·有用纸片做的 ·有用纽扣做的……
4、今天你带来了哪些制作材料呢?学生相互展示自己所带的制作材料。
5、教师介绍一些其他制作材料,拓宽学生视野,教师边介绍边出示一些大自然图片及挂饰图片,还可配上轻柔的背景音乐: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那么除了收集废旧物品,你还可以到野外去采集大自然的馈赠——缤纷的野花、柔韧的枝条、五彩的浆果、玲珑的石子、美丽的贝壳……
(四)演示
1、教师出示制作小挂饰的材料:彩色小纸片、线、一个小铃铛等。
2、教师演示制作过程:
·用铅笔把纸头戳个小眼;
·用线穿过纸片打个结;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串入各色纸片,在相等的地方打结;
·最后在小挂饰的尾巴上系一个小铃铛!
(五)讨论、制作
1、老师刚才制作了一个漂亮的小挂饰,你准备用什么东西串挂饰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指导: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都会好看的,一般情况下,组成一串挂饰的什物种类越少越讨巧,或者将有联系的什物串在一起。
3、有些东西需要加工一下,像纸片,有的需要裁剪、绘画,有的需要折叠,
这样串起来才会好看。
3、定稿后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工具材料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穿针、引线、打结等技能问题
·有些物品比较坚硬,难以穿透,为安全起见,可先用透明胶带粘贴或用绳捆绑,再串联。
(六)评价、拓展
1、完成之后,学生佩戴起或者悬挂起自己制作的挂饰进行展示。
2、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学会将还能利用的材料与将要丢弃的边角料区分开,清理掉废弃物后将余下的什物分门别类收拢。
3、建议学生,在节日里,制作一串精美的挂饰送给亲朋好友或师长。
(七)教后记:并不是所有的东西串在一起都会好看的,一般情况下,组成一串挂饰的什物种类越少越讨巧,或者将有联系的什物串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