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导体与绝缘体 | ||||
教 学 目 标 |
科学探究 |
科学知识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
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
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
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 |||
教学重点 |
| ||||
教学准备 |
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验电球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实践导入: |
1、让一个学生用导线、电池、电珠连接电路,并说说是怎样连接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缺一段该怎么办? 3、选择材料(木棒、铅笔芯、铁棒)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思考: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头接铁棒,小灯泡会亮,接木棒就不会亮。 4、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 |
| |||
二、检测导体或绝缘体 |
1、提问:你身边还有哪些是导体或绝缘体?让学生提供检测的材料, 2、预测检测对象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4、在实践观察的基础上对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 5、得出结论:橡皮、塑料尺、笔套等是绝缘体。金属是导体。 |
| |||
三、重点研究 |
1、水是不是导体?先用一般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发现小灯泡不会亮,讨论其中的原因。 2、教师提供验电球检测水是不是导体。检测说明一般的水也是导体。 3、人体是不是导体?用验电球验证。 4、电笔的使用方法及原理。证明人也是导体。 |
| |||
(四)拓展延伸 |
1、简单介绍半导体和超导体。 2、用电安全知识讨论。 3、认识用电安全标记。 |
| |||
教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