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书育人》上读到一篇《师爱无疆》,描述了全国“见义勇为”模范殷雪梅,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的谭千秋,还有坚守“悬崖小学”19年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对于殷雪梅、谭千秋的事迹,耳熟能详,他们的壮举甚至搬上了小学课本,感动于他们舍身救学子的崇高,折服于他们的伟大,那定格的瞬间是他们多年来“师爱无疆”的真实写照!同时,对两位悬崖小学教师夫妇的执着坚守,更是深深地敬意!
现在,42岁的李桂林每月工资800多元,妻子还是一名代课老师,每月仅有230元。他们的两个孩子分别在念高中和初中,家里欠着近万元的债。但是李桂林最为担心的,是将来老了没有接班人,他很想从自己的学生中挑出一位……
回顾自己89年起参加工作,至今已整整二十二个年头了。清楚地记得当时师范毕业后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14元,而同龄初中毕业生在工厂里上班能拿到两百多元,心里也是颇不平衡!为什么我学习成绩好,还多读了三年书,却只拿他们一半的工资?因为有节假日可以休息?因为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轻松?我想不通!所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九十年代初,大批中小学男教师下海了,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也为了自我的尊严。一些人跳离了教师行业,在大海中畅游,如鱼得水,干得热火朝天,事业辉煌;当然,也有一些缺乏背景人脉,缺乏勇气毅力,没有把握好机会的,仍然及时回到了教师队伍。我无意中撞进了师范的大门,直到毕业也没想过要当一辈子教师。期间,也曾想过辅助他人做一些事,因为我具备吃苦耐劳的本性,一定能多赚些票子;幻想着当一名歌手,做一个节目主持人,从导游做起将来也当个老总……时光流转,当年没有能力和勇气跳槽的我,二十年后依然站在三尺讲台前。
二十年来,见证了国家对教育、对教师的逐年重视、社会对教育、对人才的日益尊重。如今,我们似乎已经没有理由对教育、对孩子说“不”,我们知道自己肩上的胆子不轻,有时甚至感觉被这种无形的压力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生活中,并非压力越大动力就有越大,所以,当前的教师也都需要适当减压,调适心理健康状况,否则对教育、对整个民族的希望都未必大益。
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无疑是伟大的!在如此艰苦的环境,在每天都与死神擦肩的岁月里,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力!守着寂寞,守着清贫,守着二坪村人的梦想,守着一小块教育的希望,守着让人仰慕的教育信仰!拒绝亲情,拒绝物质的诱惑,是常人难以做到,甚至都难以想象的!这就是真正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忽然间,心头萌生出一丝悲哀:他们都上电视了,成了“年度感动人物”,今后,才四十多的他们的路该怎么走?除了毅然的坚守,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若干年后,会有人接班吗?还有,为什么直到十九年后,他们才成“被感动人物”?……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社会对我们教育的期望值太高,要求教师人人具有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教师是神圣的职业,我们就应该是“圣人”的化身!让我们时刻牢记“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