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
教师外出学习(活动)情况反馈表
时 间 |
2012.10.11 |
地 点 |
常州局前街小学 | |
活动类别 |
局小110校庆班队开放活动 |
参加者 |
张丽花 | |
活动过程 |
1.五年级《那些年,我们与局小同行!》 薛娴老师 2.六年级《小高有约》 高羽佳老师 3.许校长与两位专家点评 4.许校长总结 | |||
活动感悟 |
班队活动是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自己的生活过往,设计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相关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班对活动的意义在于学生经过活动能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从而形成一个团结互助的良好的班集体,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本次局小的班队活动结合了局小110年校庆的背景,从生活实际出发,呈现了从点和线两方面为基础的两堂高效的班队活动课。 薛娴老师的《那些年,我们与局小同行》的课堂,以照片回放、新闻播报的形式回忆教师与学生五年来的各种活动,通过点点滴滴不同的体验与分享,用象征化的方式感受局小给自己带来的成长,简单、质朴的课堂中呈现出教师与孩子共同经历的丰富的历程;高羽佳老师的《小高有约》以“110龙城穿越”的活动为切入点,各小队在课堂中分享经验、展示快乐、放大精彩、转化遗憾,在访谈形式的轻松对话中迸发出对母校的深深祝福。两节班队课以看似简单的形式呈现了丰富的资源,给予学生丰厚的滋养,体现的是活动与学校文化的融合,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浓浓的幸福感。 班级生活的建设有丰富的转化方式,行走路径。从岗位到活动再到文化,这两节班队课呈现出了“一线一点”、“有内有外”的对比。薛娴老师的课关注学生五年在校生活的成长,以此为“线”勾起了学生对快乐童年的点滴回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体现出内生性的美丽;高羽佳老师的课关注了“110周年校庆”这个“节点”,集中放大学生对母校的祝福与畅想,关注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与融合。课后,常州资深德育工作者袁文娟书记认为,这两节课承载了局小110年的意蕴,构架了小队、班级和学校的桥梁,让学生在灵动、阳光、幸福的体验中怀想昨天、立足今天、憧憬明天。常州市教育局德育处潘莉副处长则认为,这两节课同时体现了生命的关怀,回归了教育的本真,体现了生命的智慧,表达着对生命的尊重。两堂课都从丰富中表现出教育的纯粹和简单“生命关怀”。 许校长作为活动的主持,在轻松的编织中不断引导大家深入地思考:简单中的丰富和丰富中的简单这一组命题。最后,以两堂班队活动的课题表达了感谢与邀请:记住今天与局小校庆同行的日子,不忘明天与局小依然有约! 经历了这场活动后,我有几点反思: 1.做一个善于观察的老师 在活动课上,大部分素材来源于老师的日积月累,来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因此,我在今后的校园中要学会观察学生的生活行为,及时记录。 2.做一个善于表演的老师 高老师的主持惟妙惟肖,不亚于真正的主持人。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善于模仿表演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做一个善于创新的老师 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外地,相对城市的孩子而言,对新事物的了解较少,生活的较为封闭,因此,我们就是他们的眼睛,我们有责任将最热门的讯息传递给他们,让学生不断被新思维所冲击,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 | |||